選擇《華麗上班族》只因為朋友在朋友圈里一句話。
但當黑幕陡亮,杜琪峰出現(xiàn)在導演的格子里,張艾嘉出現(xiàn)在編劇的格子里,還有羅大佑出現(xiàn)在配樂的格子里,我還是沒有意識到將看到的是一部什么樣的影片。
熟悉港片的人都會知道杜琪峰最擅長的是黑幫槍戰(zhàn)片,拍一部賣座的商業(yè)片對于他可謂毫無挑戰(zhàn),但這部劇看下來除了陳奕迅飆車的橋段那風馳電掣的刺激讓你豎起寒毛,以及張艾嘉與陳奕迅練格斗那汗水飛濺又膠著又互斥的畫面似乎能貼上杜琪峰的標簽,其他一幕幕都會讓你暗付張艾嘉你真是贏了。這是一部讓其他主創(chuàng)都失卻了原有的標簽,張艾嘉卻把她的大旗牢牢插在金字塔頂端的影片。
是的,影片沒開始多久就開唱了,真唱。
當你還以為這只是插曲的亂入,后面十幾首歌此起彼伏串聯(lián)起了整部電影。沒錯它是一部歌舞片,它是一部張艾嘉把歌舞劇的經驗傾注在其中的歌舞電影,杜琪峰拍了一部張艾嘉式舞臺劇的歌舞片電影。重要的事說三遍。
劇情過會兒再論,先說讓我最關注的音樂部份。音樂教父羅大佑雖然為電影譜曲的歷史已由來已久,《閃亮的日子》那個他與張艾嘉結緣的電影
(載南周知道)
張艾嘉編劇、杜琪峰導演的《華麗上班族》票房不如預期,并且因電影穿插了大量歌舞片的因素,口碑也毀譽參半。但撇開這些不說,《華麗上班族》倒是相當精準地把握住了當代職稱生活的種種特點,掀開了光鮮華麗職場背后的殘酷真相,也引發(fā)我們對職場生存和中產境遇的思考。
一、新摩登時代:被工作異化
何為異化?簡而言之,人被對象所主宰和奴役。卓別林自編自導自演的經典作品《摩登時代》(1936)尖銳而形象地刻畫了人在工作中的異化。1920年代的美國處于經濟蕭條時期,失業(yè)率居高不下
《華麗上班族》平凡、現(xiàn)實&復雜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