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
5月份的時候,百無聊賴的自己終于還是決定把《游戲王DM》補完。當自己以一個“大孩子”的身份,相比于過去能看到的更多,并懂得更多時,才意識到自己小時候竟錯過了如此的一部神作,故寫下幾句想法,以作紀念。
我還記得小時候《游戲王》剛出來時的火熱,當時學(xué)校門口的商店里都在賣著卡包(雖然都是盜版假卡),模仿動畫片里人物的抽卡姿勢,背著老師偷偷在教室里“決斗”,為了某個效果的傷害計算爭來爭去,學(xué)會各種“出老千”;嫌麻煩的就和伙伴們在地上玩翻卡牌的游戲,再不然就是比誰把卡片射得遠,贏了一堆卡片就是滿滿的成就感,結(jié)果不小心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或是被父母以學(xué)習(xí)的名義,最后這些卡牌都隨著童年不知所蹤……
我最后一次玩實牌是在初三的時候,在我朋友家中,和他們家的兩個小孩玩1V2,最后我在LP只剩100的情況下把他們反殺了……后來也是玩了各種和游戲王有關(guān)的游戲,但終歸是卡不齊,玩著真沒意思,直到后來豬兒蟲給我推薦了Mycard這個軟件,當然這是后話。
對4部游戲王的評價
作為游戲王的鐵桿粉絲
[img=1:C][/img]
作者:黑魔法神官
封面來源:《游☆戲☆王 THE DARK SIDE OF DIMENSIONS》
由高橋和希執(zhí)筆的原作漫畫《游☆戲☆王》,于1996年起在集英社旗下《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跨越8年時間于2004年完結(jié)。單行本發(fā)行38卷外加一本導(dǎo)讀,原作漫畫也先后被兩度改編成TV動畫。
TV動畫的第1作為東映動畫制作于1998年4月到10日(全27話)在朝日電視臺系播出的同名動畫《游☆戲☆王》,劇情為原作第1卷的“學(xué)院篇”到第7卷的“TRPG篇”。翌年3月6日上映了圍繞著稀有卡“真紅眼黑龍”展開的劇場版動畫,人設(shè)較先前的TV版更接近原作畫風(fēng),海馬的發(fā)色從TV版的綠色改為原作的茶色,卡的背面變更為商品版的設(shè)計,直接為后續(xù)的TV動畫第2作《游☆戲☆王Duel Monster》(決斗怪獸,后簡稱DM)做了個良好的開端。
[img=2:C][/img]
[img=3:C][/img]
TV動畫第2作DM由旭通廣告公司=ADK旗下子公司NAS制作,動畫公司為GALLOP(ぎゃろっぷ)、于東京電視臺系播出,后續(xù)的TV動畫系列也均采用同樣的配置,DM省去了前作不打牌的部分
#游戲王#
我今天重看了游戲王。當然是快進看的,從第一集到第三十多集。
我覺得游戲王的地位被低估了。提起最偉大的日漫,我們馬上想到的是柯南,火影,海賊,灌籃高手,龍珠這些。
游戲王是個非常了不起和偉大的動漫。小時候只顧著收集卡片。沒怎么看也不怎么理解,游戲王的世界觀。甚至是價值觀。最基礎(chǔ)的價值觀當然是伙伴。但是它對游戲的態(tài)度實在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有關(guān)游戲的記錄,的確是古埃及的。當然不是游戲王里那些怪獸卡片。作者從這個角度出發(fā),古埃及有個石棺,上面有七個神器
“游戲王 第一部”高橋和希談《游☆戲☆王》的20年——從作品的起源到原作后日談的劇場版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27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