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電影:
Kevin Smith是拍獨立喜劇出身的一線導演,這個片的標簽是恐怖片,沒用一線大牌也沒有大器的特技場景,不過這些都無所謂,電影的內(nèi)容早就超過了鏡頭本身。如果你報著看熱鬧的心理看這部電影的話,那出門右轉(zhuǎn)看Kevin的上一部《Cop Out》吧。
關(guān)于信仰
這個牧師是一位真正的牧師,在宗教領(lǐng)域他做出了最正確的事情,用實際行動去革命:破釜沉舟拋開一切的干掉了那些同性戀和跟別人3P的人。在宗教世界里沒有對和錯,只有信和不信,你覺著你的信仰對,就按照信仰做點有意義的事,別說殺同性戀是正事,你覺得合適的話殺總統(tǒng)都是正事。
關(guān)于結(jié)尾和權(quán)利:
最后的結(jié)局并沒有那些腦殘影迷們說的那么蒼白無力,Kevin Smith如果想拍一個酷炫的帶有鏡頭感的結(jié)局的話他早就那么拍了。老警察和檢察官的對話的確很沉悶,他們說人們只有在被賦予權(quán)利的情況下才會做出瘋狂的事,在賦予信仰的情況下才會做出更瘋狂的事。
那些警察被賦予了拿槍的權(quán)利,他們?yōu)樽约豪孑p易的殺死了人質(zhì)和試圖保護他的姑娘。到底是邪教徒變態(tài)還是正常人變態(tài)?
ps:ipod,舊消防報警器
我在家庭影院看的。內(nèi)容就是有這麼一個地方,它的名字叫做紅色的土地,那裡的統(tǒng)治者擁有一群擁護者,統(tǒng)治者和擁護者完全不顧外界的聲音,自己和自己的人生活在高墻”長城“之內(nèi),在擁護者的擁護之下統(tǒng)治者可以因為自己認為是錯誤的東西而懲罰那些賣州者,比如因為主角他們是同性戀或者是淫賤之人就可以任意處置殺死他們,完全不會經(jīng)過法律的程序而對他們?nèi)我馐┘有塘P,就算有刑法這些刑法完全就是由教主一個人所寫的,他叫做神的旨意。當他們施加酷刑的時候他們會屏蔽掉這種事情傳播到未成年人耳中的一切途徑
“People only do the strangest things when they believe they are in title”
“But they do even stranger things when they just plain believe”
胖子史密斯除了喜歡讓自己的損友們在影片中生殖器冒個不?;ハ嗥苤?,最愛干的事可能就要算揶揄宗教了,說揶揄可能有點溫和,在虔誠的宗教信徒看來,史密斯不下地獄100遭,是不夠的。當年一部《冒犯天條》就講圣經(jīng)故事來做了很多現(xiàn)代詮釋,還把上帝變成了黑妞,一酷到底。在其他影片中,史密斯筆下的小人物成本的臺詞中也有不少冒宗教之韙的言論。所以當導演在拍攝《紅色之州》的時候,雖說是純種驚悚片,但是很難不讓人認為是對宗教狂熱的一次高調(diào)攻擊。
本片的故事十分簡單,宗教家庭“五方”教,用“釣魚”的方式勾引三個青春期男生,進而監(jiān)禁審判處死,根據(jù)影片,此前五方教還處死了一個同性戀者,此教派對于同性戀十分憎恨,將上帝之怒全部傾瀉于其身。小鎮(zhèn)警長是同性戀,路旁吹喇叭之時愛車被三個后生刮蹭,事畢遂命副警長前去尋人,后者在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后被牧師擊斃。牧師進而威脅警長
偏執(zhí)的信仰有多可怕?可怕到走火入魔,越是那些意志薄弱、沒有獨立思維的人,越容易受煽動,也就越容易變成暴民。難道可以因一己的道德判斷,就可以輕易的剝奪他人的生命?而這些殺人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是個平凡和善的人。當這些家伙自以為掌握了宇宙真理,就榮升為了正義的化身,代表月亮代表太陽代表全宇宙的來消滅邪惡,問題在他們眼里邪惡的標準完全自定,有可能是同性戀、有可能是異教徒、有可能是異國異族人、甚至有可能只是穿了條齊B小短裙,多可怕!除了暴民,電影還批判那些強權(quán)的代表,強權(quán)在手別無所求,未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濫殺無辜,警察圍攻教堂的一段完全是高級黑。宗教、槍支問題是老生常談了,911后的《愛國者法案》也不受待見。總之,完美的批判型電影哈
開始沒看懂,看到中間越看越離奇覺得實在批判美國警察和政府,看到最后恍然大明白。這不是那個啥啥啥嗎,極端的信仰和極端的權(quán)力,再加上權(quán)力擁有者自以為代表正義,通過所謂道德去無端殺戮自認為是錯誤的無辜生命,無需任何公開審判就可以隨意剝奪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人的生命。然后給這些人隨便扣個什么恐怖分子的帽子,最后殺戮者成了被殺戮的人,而擁有更大暴力機器的人屠殺了最多無辜生命的人卻在最后升職加薪,更諷刺的是升職加薪之后還會成為正義的楷模,宣傳給世人看。那是一個多么荒誕的紅色世界
今年圣丹斯電影節(jié)上,[紅色之州]遭遇影評人的吐槽,致使發(fā)行事宜沒能談攏,一氣之下史密斯帶著膠片自個去巡回展映。要說恐怖與驚悚的標簽,不同于喜劇大拿的往常風格,再加上預告里昆汀夸張的溢美之詞,讓人滿心歡喜以為這會是部飆著血漿的cult片。結(jié)果,史密斯此番突破與轉(zhuǎn)型的路子,有點陷入自我主義的窠臼。青春片的路數(shù)開場,三個赴約色情廣告的高中生,落入了一個極端宗教主義牧師的陷阱。引子拋出后,往下十幾分鐘里都是牧師對著臺下教徒的喋喋不休,連篇累牘的臺詞冗長不知所云,類似[瘋狂店員]的話癆風格貫穿了影片始終。可這回史密斯認定要板下臉來一本正經(jīng),當牧師忘情地闡釋獵殺的教義時,大段獨白缺少了搞笑逗趣的設置顯得刻板與乏味。
就當人們以為這是部宗教片的時候,頃刻警察帶著家伙包圍了教堂,槍戰(zhàn)片的苗頭開始燎原。原本教堂里大肆殺戮的教徒,此時成為了籠中困獸,警察奉命不留活口,于是獵物和獵殺者的境遇得到對置。其實,到這里史密斯已經(jīng)在影片中加入了黑色幽默的內(nèi)核;宗教分子自認奉上帝之命,無故殺害異教徒
紅色之州:人們只有在被賦予權(quán)利的情況下才會做出瘋狂的事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6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