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一百萬,您愿意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嗎?都捐了 愿意。 如果您有一千萬呢? 愿意。 您有一個億呢?十個億都行。 那如果您有一輛汽車呢?不行,別的都行,就汽車不行,因為我真的有一輛汽車?!?
這段戲印象挺深,人們總愿意去道德綁架別人,可是當(dāng)他們真是處在那個環(huán)境,又有幾個能舍去自身利益,成為自己口中要求的那樣呢,也就是說,我們永遠(yuǎn)也達(dá)不到自己要求別人的樣子。 周總理的嚴(yán)于律己寬以待人,有幾個人能參透做到? 同樣,對待這部戲,對待馮小剛
第一次二刷的院線電影
2013的院線看的最后一部片兒
本來應(yīng)該是千錘百煉的
第二遍想了很多,發(fā)現(xiàn)馮導(dǎo)跟王朔還是顧著自high
猜了一些大概他們想表達(dá)的東西
體制的建立導(dǎo)致每個人淪為體制的一環(huán),一個生而腐敗的體制,必然導(dǎo)致不管多有自制力的人還是陷入困境
因為體制的力量是無窮的,非常無窮,個人怎么能去抵擋
其實我一開始以為是洗白
金錢同理,人一旦面對這些,人就不算是人了,完全,hold不住
至于第二個,雅大概代表夢想,也就是1942
俗,代表世俗名利,也就是喜劇
和電影里不同的是,沒有繼續(xù)雅,回歸了俗,這算自黑,還是自辯
本來可以繼續(xù)俗繼續(xù)拿獎賺大錢,可是卻毅然不惜代價來雅
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結(jié)合的真好的典型中國文人
李小璐好討厭
白百合嘴好大
葛優(yōu)越老越有范兒
鄭愷脫胎換骨跟致青春里比
至于電影本身的技巧,實在是爛的可以,毫不后悔對這種沒誠意戲弄觀眾的電影打一星
二刷之后決定稍微提高點
其實最后也算是兩星半,這片子一星,其他片子怎么活?
Honestly speaking, this movie is not that great in term of cinematography and what not, but it is very well-written and full of great satires of present day China. I am surprised that this movie passed the authorities' inspections, as some scenes are blatant attacks on aspects of our society. Initially, I thought the concept would have worked better as a TV series, but in the end, I realized I was wrong, only as a film can it have the same effect on audience, a sudden sadness and realization of the degradation of China. The last scene especially hit me as a summary of the entire home, the way we are like this today, and how society has changed, why do we have to apologize for something that we have no control over?
看著私人定制第一篇,身上有些不舒服,也有點冷汗出來,乖乖,現(xiàn)在電影的審查制度可以啊,這么露骨的東西也出來了。
然后第二部分,略差,第三部分,往回找,社會不能這么黑暗啊,窮人還是有良心的。最后干脆一點,說教說教好了。
說王朔和馮小剛鼓搗的這部賀歲電影,實際上充滿了黑色,似乎也不為過。而我如果說這是在自發(fā)呈現(xiàn)當(dāng)代版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以及官場現(xiàn)形記,而可能很多人會說我是在拍馬屁了。
我也覺得有一點。雖然說晚晴四大譴責(zé)小說也不算什么文學(xué)精品。
第一部分好就好在赤裸裸,而且也算是現(xiàn)實主義的,絕對的,現(xiàn)實只會比電影更加赤裸裸。
不過,畢竟是王朔編輯,所以在文學(xué)性上,還是要有所保障。所以這種赤裸裸,雖然更要露骨,更要直白,更讓人毛骨悚然,但也要演出來黑色的幽默感。藝術(shù)來源于現(xiàn)實,卻高于現(xiàn)實,雖然電影基本都不算藝術(shù)了,但還是比一般的要高那么一點點。
用句俗話說,拍毛片也有水平高低。sky angel 系列的藝術(shù)水準(zhǔn)就是不能和很多S1的有碼片相提并論。
話又扯遠(yuǎn)了。說回來,雖然第二第三結(jié)尾都越來越不給力
這電影一股子浮躁的氣息。以前俗還覺得挺解氣的,現(xiàn)在有一點來氣了。開始仇富了不是?不過真心沒有甲方乙方好看了。
多年以前看甲方乙方覺得真好看啊真好笑啊,多年以后再看私人訂制,明明是類似的套路卻覺得真不好看啊笑得也不怎么暢快了。不過也不能全怪馮導(dǎo),這個社會變了,他變了,我也變了吧。
總之去電影院看純屬浪費錢。
《風(fēng)暴》這樣120分鐘里只能剪出10分鐘好戲的電影在豆瓣上平均得分6分多,《私人定制》有120分鐘里差不多半場好戲加一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廣告片平均得分5分多,個人覺得豆瓣上的觀影族們相對苛刻了。
在豆瓣上給這片打了4分,原因在于過年進(jìn)到電影院看這么半場好戲還笑得出聲,這片已經(jīng)高于及格線了。第一場戲和第三場戲勉強了一點,第二場戲不錯——但總的說來三場戲里老戲痞只有一個,所以有些橋段顯得太話劇腔,看的時候有點出戲。
之前《一九四二》的某個雜志采訪里(記不真切了),導(dǎo)兒說王朔跟他講說,一九四二如果拍虧了,大不了年底寫個賀歲本子把這損失賠回來——沖著這句話,加上之前微信朋友圈里王朔年底之前那篇軟文,打算把我的票房給這兩位貢獻(xiàn)出去。像周星馳、王家衛(wèi)、劉鎮(zhèn)偉,這幾爺子這幾年再拍哪怕是爛片,也一定要去把他們的票房撐出來。速話說就是,年輕時候盡看你們的盜版,長大了我要把你們的票房補回來——即使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去看《私人定制》,其中的半部好戲和一些能觸動我的點兒,還是讓我覺得“這片兒值當(dāng)”
“私人訂制”平庸!不知道這個電影是想說點啥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