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拍攝,一開始就知道是個噱頭了。這就跟你用iphone和你的攝影師用iphone拍照片是一個道理,難度不在設(shè)備而在鏡頭后頭的那顆腦袋里。
三十分鐘的體量,講出這樣的故事。反轉(zhuǎn),懸疑,強烈的民族風(fēng)格,還有感情和背后隱約的社會文化。反正我是很服氣了。
搖滾+民間吟唱,也很過癮。
可惜的是一直找不到《萬神》??赐赀@個更好奇那部片了。
看了兩遍這片子,第二遍跟老媽一起看的。她一看見那個樂隊,就說,這不是左小祖咒的調(diào)兒嘛。
影片里的樂隊,猶如一本書的引言。他們唱的歌詞,正是男主角的故事。在一個冷的天氣,男主角去河邊自殺,因為他老跑跑了。里面一句“好像是瘦了。”正是后面招魂時,男主的媽媽說的。其實整片的東西,一首歌都唱了。當(dāng)然,這首非理性的歌曲唱的是片子中理性的事兒。而那些沒唱的,就是非理性了。
如果去百度樸贊郁,會發(fā)現(xiàn)有人說“他知道的太多了。”正是知道得多,看透了理性,就越不理性了。何況還是用手機拍攝,分明是玩兒呢。
片子里還魂的過程,確實很像小時候的游戲。人從小就知道玩兒游戲,到最后死了還魂,仍然像個游戲。只是電影的可塑性視乎更大些。可以用光影暗示很多東西。比如黑夜代表死亡,燈光襯托黑夜。
老媽看了之后,說中國也有。跟死人對話。不知道這個算什么宗教,但是我本來就沒什么信仰,對宗教一無所知,所以就不說了。只覺得這些東西是有種力量。電影和文字所不可企及的力量。電影只是把它拍下來,就夠震撼了
喜歡的韓國導(dǎo)演新片,期盼了很久才看見了這部得到柏林金熊獎的短片。
電影的噱頭便是全篇用iPhone4拍攝,在看預(yù)告片的時候覺得導(dǎo)演真是強悍,所以有人都認為有iPhone在手,都可以當(dāng)導(dǎo)演,有沒有?有沒有這樣想?如果這樣想,你就大錯特錯了,想勸勸大家先去看一下拍攝花絮,我看完的感覺就是,切~騙人的~電影用iPhone4拍攝是沒錯,但是誰告訴我那些軌道,搖臂,鏡頭是怎么回事??網(wǎng)上的新聞無疑很完美的給你解釋我說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認為只要手里有臺iPhone4,你也能變成“中國版樸贊郁”,那你就太天真了,因為《波瀾萬丈》絕不是普通發(fā)燒友能玩得轉(zhuǎn)、玩得起的小把戲。別看它的片長只有33分鐘,卻花費了近90萬元人民幣的制作成本,而且調(diào)動了80人的攝影組、花費10天時間拍攝,而且片中的“女鬼”扮演者是韓國女星李貞賢,這個制作陣容,算得上是短片中的“大手筆”了。
進一步說,《波瀾萬丈》除了把專業(yè)攝像機換成了兩臺iPhone4之外,其余的操作模式與電影長片相差無幾,在拍攝前期,樸贊郁兄弟把劇本打磨好,并且畫出了詳細的分鏡頭腳本
其實是個招魂的故事,但是聯(lián)接的特別巧妙。
男人因為沒有朋友、妻子離家出走,所以選擇在釣魚的時候自殺,但是心愿未了。招魂師招來他的魂魄交代后事。
米酒和魚干是祭品,鈴聲是還魂用的鈴聲,紙質(zhì)的花球是花圈......
跳大神的一段拍的亦真亦假,招魂師附身之事也不一定真實,但是最后空茫的水邊場景和有詭異安靜感的音樂像是真的在說男主的靈魂得到了解脫。
開頭鬧心的那段看的兩遍【…………】,4人的樂隊站在蘆葦岸上的遠景在結(jié)尾處招魂師問米的那段也出現(xiàn)了。
音樂真的是很鬧心,可是倒轉(zhuǎn)的鏡頭和聚光點很奇怪的影像很有詭異的感覺。因為iphone4這個噱頭的原因,有很多第一視角的片段聚光點朦朧又奇幻。邊緣處漸變黑色,清晰點一片昏黃,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feeling。。。
夜釣的一段不出彩,很好奇怎么拍出來有莫名的夜光感。
PS:長鏡頭很少所以有點失望,但是感覺很好。
從男子頭頂開始漫出水跡開始,樸贊郁的感覺出來了。
這部短片是部標(biāo)準(zhǔn)的電影。講訴了一名男子釣魚亡故之后,家人為其招魂,了解家人和他本身心愿的故事。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便是那個女招魂者。
本部電影屬于非線性敘事,何為非線性敘事,就是不是按照時間發(fā)展的順序來講訴故事的。非線性敘事也不可以簡簡單單的說是插敘或者倒敘,而是一種打破常規(guī)時間敘事的手段。
故事一開始,中年男子去釣魚,打開收音機,里面放的那個樂曲就是后面故事中招魂者割布那段的音樂,也就是通過這個樂曲的提示,讓觀眾理清這兩個空間的時間對應(yīng)關(guān)系。割布的那段音樂可以看作是招魂的樂曲,是串聯(lián)兩個時空的一種非物質(zhì)道具。
從電影的專業(yè)角度,這個叫做平行蒙太奇。
隨后那個女招魂者被釣出水面,意思是通靈成功。此刻在這個湖邊,女招魂者成為男子女兒的傳話器。隨即畫面切回那個男子的家里,女招魂者此刻被男子附身,講訴自己的心愿。
可以看出女招魂者起的是男子與其家人的傳話器。
最后影片介紹的是替那名男子超生的經(jīng)過。就是割步那一段。
其實本片還是很好理解的
“波瀾萬丈”兩個橋段觸動了我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6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