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斯賓德作品《柏蒂娜的苦淚》觀后座談會紀(jì)要
/范達(dá)明整理/
[img=2:C]法斯賓德作品《柏蒂娜的苦淚》觀看現(xiàn)場(2015.11.14)[/img]
[img=3:C]《柏蒂娜的苦淚》觀看現(xiàn)場:屏幕鏡頭之一(2015.11.14[/img]
[img=4:C]《柏蒂娜的苦淚》觀看現(xiàn)場:屏幕鏡頭之二(2015.11.14[/img]
[img=1:C]《柏蒂娜的苦淚》觀看現(xiàn)場:屏幕鏡頭之三(2015.11.14[/img]
時 間:2015年11月14日(星期六)上午11:08—11:35
地 點(diǎn):杭州南山路202號恒廬美術(shù)館底層講堂
(恒廬藝術(shù)影吧法斯賓德作品《柏蒂娜的苦淚》觀后現(xiàn)場)
與會者:(發(fā)言序)范達(dá)明、金愛武、李華、杜素梅、郭一橙、王淑金、池云飛、趙玲玲、劉海慶、張小萍(觀影者:龐健、姬伯慶、萬邦炎、朱松法、翁錫良、王月芳、徐涌、傅佩影、范大茵、田瑛、馬以樂、張征輝、姚筱鳳、朱明、朱藝、丁云珍、朱劍云、倪云霞、姜希珍、蔡玲、韓美娣、朱卉、張培紅、朱俊杰、章毓蘇、章勤、趙一寧、姜天鴻等)
主持人:范達(dá)明
記 錄:劉海慶
影片通過六個女子演繹了關(guān)于女性的愛的豐厚主題
The theatrical setting of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s film The Bitter Tears of Petra von Kant interests me the most as all the events take place within such a small apartment, the bedroom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room, Fassbinder can still create the depth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ress and actress, actress and architecture. In the scene where Petra starts to play music, she sits next to the gramophone and behind her, Marlene is typing. Petra’s posture is coordinate with the model. Then the camera zooms out, Karin enters the scene and takes the place of Marlene. (59 min) Such particular spatial setting appears several times, for example while Marlene is helping Petra wearing shoes (65min). Through such spatial settings, it is obvious for audience to figure out who is the dominant figure in every situation and the their changing relationships as time passes.
——法斯賓德的《裴特拉.馮.康特苦澀的眼淚》
唯一的場景是臥室,主要道具——床。
介紹一下影片的簡要劇情:中年離異的時裝設(shè)計師裴特拉,通過前來探望自己的好友西多尼,認(rèn)識了一無所有、孤身來德的卡琳。裴特拉愛上卡琳,將她收容在家里,提供物質(zhì)生活并全力將她打造成名模。但是一旦獲知丈夫也來到德國,卡琳就毫不猶疑離開了裴特拉。裴特拉頻臨崩潰,在生日上叱責(zé)親人好友,發(fā)作過后冷靜下來,接受現(xiàn)實(shí),并決定跟一直伴隨著她卻受到苛刻對待的瑪麗娜重新建立關(guān)系。
這是一出全是女人的戲,但男性始終在場:話語里出現(xiàn)的丈夫們——離異的,復(fù)合的,身處異地的,躺在墓碑下面的;還有占據(jù)整面墻的巨幅油畫,位于中央位置站立的裸體男人,凸顯著鏡頭里反復(fù)出現(xiàn)的,懸掛在愛恨交織的女人們頭頂上的一枚下垂的、短小精悍卻宛若權(quán)杖的陽具。
法斯賓德這么安排當(dāng)然有他的意圖:正是這根權(quán)杖,在指揮裴特拉追逐名望、金錢、地位,握住了它,她才能夠支配他人、操控他人并試圖以此填補(bǔ)由于強(qiáng)烈孤獨(dú)感生成的欲望缺口;被權(quán)杖戳倒在地的下場很可悲
法斯賓德在這部電影中徹底地將他的叛逆宣泄一空。關(guān)于愛的,母親對女兒的愛,女兒對母親的愛,朋友對自己的愛,愛自己的人對自己的愛,自己對自己愛的人的愛,所有的這一切,不過是一場幻覺,一場鬧劇。裴特拉·馮·康特自以為深愛著卡琳,最后,觀者發(fā)現(xiàn)她不過也只是因?yàn)樽约旱目仗?,用金錢與地位換來一份“愛情”。
影片中的色彩和細(xì)節(jié),尤其是服裝特別出色,也是影片的另一大亮點(diǎn)。
盛佳藍(lán)光補(bǔ)簽一下。這次翻出《柏蒂娜的苦淚》來看,又一次見識了漢娜·許古拉。她在銀幕上顯得有點(diǎn)胖胖的嬰兒肥,身材雖然不是那么特別好,但是確有“女巫”般的魅力。松松的頭發(fā),娃娃一般的臉。有一種說法,說她和法斯賓德是德國電影的兩架馬車……她在電影中,也用她那種獨(dú)特的個人魅力組成了一個“氣場”,收人心魄一般。
全片就是在一個封閉空間里拍攝的,甚至連那個房子的門都沒有看到。若干個女人在那里出出進(jìn)進(jìn),在一幅壁畫前面不停地說話、喝酒……這是一個關(guān)于女人之間相互折磨的故事
拍攝于1972年的《柏蒂娜的苦淚》是德國天才導(dǎo)演法斯賓德27歲的作品。
故事
《柏蒂娜的苦淚》聚焦于六個女性在一個單一場景中的故事,但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毫無疑問是柏蒂娜和瑪麗娜。片中的主角柏蒂娜是六個女性中唯一的悲劇角色,她受丈夫輕視選擇離婚,她自以為深愛著卡琳卻被無情拋棄,她表面關(guān)心母親與女兒卻認(rèn)為她們都靠她過活。在柏蒂娜的世界里,自己是一個受害者,原因僅在于她把握不了別人(除了瑪麗娜,這也是瑪麗娜這個角色存在的最大意義)。她認(rèn)為快樂是最重要的,快樂比忠誠重要
愛的囚禁與解脫——柏蒂娜的苦淚(又名 裴特拉·馮·康特苦澀的眼淚)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0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