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讓人信服的講述了,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和一段最好的友誼在希特勒掌權時期的突然的180度的轉變。電影中許多兩人之間的對手戲讓人印象深刻,兩個人初次相聚、在警察局的監(jiān)獄里做著游戲、一起喝酒分享寶貝、愛上同一個女人、知道彼此的立場、墜機后的救助、角色互換之后的換位思考、對彼此底線的了解、最后的前途交易等,都是編劇將兩個人,或者說雅利安人與猶太人的對比。猶太人在世人的眼中對金錢有著格外的哲學,但是在其他人眼中,特別在希特勒的宣傳中,猶太人對金錢貪婪,恰恰希特勒和黨衛(wèi)軍則更加貪婪,這是最諷刺的事情,猶太人信仰家庭,信仰智慧,有幽默感,反而雅利安人成為了投機者,騙子,強盜,膽小者,希特勒則是這些人的頭子。希特勒是所有人的悲劇,戰(zhàn)爭也是。還有一處對比就是當災難降臨到普通人的頭上,當命運卡住你的咽喉,人們選擇勇敢的、誠實、包含救贖的面對是多么的偉大。
這部電影也有超現(xiàn)實的東西,當從飛機掉下,當你有機會殺死一個讓你家破人亡的時候,他為什么沒有這么做,唯一的解釋是,除非他知道結局。
侵略者特別喜歡藝術品
一個屌絲企圖逆襲最終失敗的悲劇。
對不起我徹底代入屌絲的角色了。。。作為富二代的男主,你怎么能理解屌絲疲于奔命而被迫放棄夢想的艱辛?。?!利用屌絲把畫放在他的行李箱里躲避德軍的檢查,還不告訴屌絲。當然情節(jié)安排是成功躲開了檢查,但如果萬一假如沒躲掉,那犧牲掉的也只是屌絲的性命而已,多么完美的設計啊??!就這樣還敢抱著正義的一方坐在道德的天平上???既然開頭就把這段鋪墊出來了,干嘛結尾還弄成一方大勝利似的?是拍到一半突然后悔但又沒有腦力改前面了??還是導演你的邏輯思維不走尋常道?
Bug不要太多啊。作為高級畫廊的擁有者,先不說肯定和上層社會有接觸,消息不該這么不靈通;被屌絲勸告早點卷鋪蓋走人的時候竟然還天真的覺得不會那么嚴重;被搜到去蘇黎世的火車票時,你就不會說那是別人托你買的嗎(雖然這句明顯是在發(fā)泄我的情緒)?而且影片開始明顯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富二代男主,看歲數(shù)也不小了,有小四十了吧?就這歲數(shù)了才經(jīng)歷人生挫折,挫折了一次就被喚醒
【我最好的敵人】描寫細致也許才像真相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