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開始和中途也完全沒有把這個女主角和如今的潘虹當做同一個人,直至最后電影的高潮,得知自己被李甲賣了,那倉皇的笑與逐漸怨恨的眼神,整個人的氣質(zhì)開始往一個自傲,不屑,強大的女人的方向發(fā)展時,我才覺得,這是一個人了。
可能她在我印象中那諷刺與尖利的笑容是最深刻的。她之前演繹的溫言軟語,只能說,演技真好。
杜十娘中誰也怪不了誰。我對每個角色的責備都一大堆,最后又很無力,因為發(fā)現(xiàn),立場與性格的差異,使得每個人都情有可原。我本想最后怪她投河了,心有不忍之余,忍不住怨恨起來
看了些評論和彈幕,覺得很多人對李甲有誤解,覺得他嫌棄杜十娘是妓女,又貪圖其錢財。其實不然,這全部因為李甲自己的身份處境有關(guān)系。
第一,作為官宦子弟從小到大一切都是別人給的,物質(zhì)條件包括感情從來都不是自己努力爭取而來,不會像普通人一樣珍惜自己努力爭取到的一切,自然也就不會把杜十娘看得比杜十娘看他一樣重,這就是兩人的情感沖突。其實從李甲四處借錢、偷拿白眉手帛到想要放棄家業(yè)去私奔還是能看出來李甲真心愛著杜十娘的。
第二,李甲在外看似花天酒地自由瀟灑
對潘虹老師的印象一直是各種婆媳劇倫理劇里的惡婆婆,對這樣的強勢家長式人物自然是無法喜愛,敬而遠之的,說起來最有好感的大約是小時候那部看了無數(shù)遍的《歡天喜地七仙女》里的王母,潘虹老師從造型到氣度都像是一只鳴翔九皋的鳳鳥,儀態(tài)高華,天生的正室風范。后期劇情淪落凡塵,又宛如傷雁哀鳴,帶著大地之母的悲憫和深情。至今回想起來,歷歷在目。
直到一次偶然在b站上瞄到一部不知名的看電影,瞬間被年輕潘虹老師的顏值氣質(zhì)擊中:短卷發(fā)、長風衣、琥珀一樣的瞳仁閃露著幾分好奇的天真
那名姬姓杜名媺,排行第十,院中都稱為杜十娘,生得:
渾身雅艷,遍體嬌香,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臉如蓮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櫻桃,何減白家樊素。可憐一片無瑕玉,誤落風塵花柳中。
那杜十娘自十三歲破瓜,今一十九歲,七年之內(nèi),不知歷過了多少公子王孫。一個個情迷意蕩,破家蕩產(chǎn)而不惜。院中傳出四句口號來,道是:
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飲千觴。
院中若識杜老媺,千家粉面都如鬼。
很糟糕的事情發(fā)生后,人們總將問題歸結(jié)到深處,一是世界的錯,二是時辰的錯,三是他人的錯。
但在這個故事中,我更傾向于是杜十娘個人原因所造成的悲劇。(當然人物的確是大環(huán)境所造成的,但個人始終鉤連時代網(wǎng)絡(luò)的節(jié)點,在時代畫卷中為自己點染色彩,她總應(yīng)可以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微光會吸引微光,然后一起發(fā)光發(fā)熱,才能把壓榨的陰霾照亮。)
我在這只是想提供一個我對這個小說的另一個視角,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立體而柔軟起來。當然被誤讀是表達者的宿命。但這也跟我的觀點闡述不清,太個性化了
《杜十娘》黑夜抱著孤獨遐想著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1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