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本片的原因有三個:丹叔的動作,Q的天才,還有這霸氣的科幻色彩的片名。
失望的原因有三個:沒怎么打,沒什么發(fā)明,skyfall整了半天尼瑪是個地名??唉??
亮點有一個:片頭曲阿黛爾的嗓音加上007系列獨有的片頭畫面,簡直美到極點,恨不得把自己揉進幕布中。
槽點??全片吧??
看完之后才明白,這部007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007,諷刺的是,全片都在贊揚和歌頌著old time。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片中,人物設定007就是一個上了年紀的特工,不再是前幾年那樣意氣風發(fā)無人能敵了。M也到了退休的年紀,黃金時代的老干部們漸漸讓位給了新一代,而年輕人們對如何維護國家安全有自己的主張。
這就好像是特工版的中年危機。
只不過表現(xiàn)的太過刻意罷了。
Q出場與007的一番對話就極具象征意義
007很鄙夷地說,你胎毛還沒長齊呢。
Q說我現(xiàn)在動動手指就能把你的存款清空。
007也不含糊,那你還不是照樣需要我?
Q把小黑匣子遞給007,那是他這次需要的裝備。
這是往事一幕幕涌現(xiàn)在眼前
skyfall墜落的絕對是邦德啊,故意讓神仙007墜入人間,不但做特工不再合格,連做男人都不再合格啊,就做了一場啊,體力真的不行了啊。
但是007作為兒子還是合格的啊。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啊,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被自家母上在不信任的前提下堅決犧牲掉了啊。還回去呢,能回去么,擱誰身上心都碎了,結果看到母上有難,還是要拖著毀掉的胳膊回去啊。
年輕的后爸都被007感動了啊,故意激007,想看007對母上的愛到底有多深厚啊,說你咋還顛顛的回來啊,做特工年齡本來也是有上限的啊,到了年紀我們不想給退休金還想昧了你家產(chǎn)就直接在任務中給咔嚓了啊。
007還嘴硬啊,說自己是為了英格蘭這個偉大的祖國母親回來的啊,作為一個電影馬上就揭露在蘇格蘭出生的007,這是多么澎湃的告白?。榱讼蚝髬尡碇倚?,親媽都不管了啊。
同樣曾經(jīng)被犧牲的其它兒子就明顯跟007的思想道德水準不在一個層面上啊。但是!那不代表黃毛巴登的愛不深沉??!其實巴登的愛更深沉啊有木有啊,一個在澳門跟上海都呼風喚雨,把已經(jīng)破的不能再破的倫敦地鐵毀掉,還能迅速追蹤到蘇格蘭的牛人
我喜歡這個詹姆斯.邦德,從幾年前的皇家賭場就喜歡,盡管他的個頭不到一米八,頭發(fā)不是黑色的,而且胸大腿粗,長的也不夠迷人。不過丹尼爾.克雷格的邦德是最接地氣的,布魯斯.皮爾斯南過于英俊的外邊,加之假模假樣的武打動作,總讓人感覺以前的邦德過于童話?,F(xiàn)在的邦德開跑車,抱美女,殺壞蛋,同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這不,邦德帶著最新的《007:大破天幕殺機》,為我們講訴了一場鮮活的職場恩怨糾葛。
一晃邦德走上銀幕已經(jīng)整整五十年,他的形象定位是除暴安良的高富帥,歷史使命是保衛(wèi)女皇的圓桌騎士,是歷史上最青春永駐的特工。不過用行話來講,邦德也就是個打工的。只不過他打工的單位是世界上比較有權勢的單位之一,可以花錢到處出差,還能合法的殺人放火。同時風險也是最高的,如果不小心一命嗚呼了,只會給你發(fā)個訃告,順便把你家的老房子賣掉;如果被敵人抓到了,組織上不會承認你的存在,你還要遭受非人的折磨,能否逃出升天只能看自己的造化。
M是這個單位的頭,也就是邦德的領導,從九十年代初就擔當這個職位,經(jīng)歷了兩代邦德
作為50周年志慶的作品,Skyfall備受矚目。作為全世界第二被翻拍最多的角色(無獎品競猜:誰是第一多?Tips:第三多是超人),007系列引領了一代諜戰(zhàn)片的時尚,定立了諜戰(zhàn)片的標桿——后期出的MI系列以及Bourne系列被贊譽時“開創(chuàng)了諜戰(zhàn)片的新模式”等評價,很大程度上就是針對007系列來對比的。
但在這部50周年紀念的作品里面,邦德還是那個邦德,世界卻已不是那個世界了。嚴格來講,這貨根本不是007,也沒什么天幕危機(可能是譯名令人蛋疼,天幕只是個地名),就一樁事先張揚的殺M事件。而且一點也不薩姆門德斯,從風格到內(nèi)容都像極了諾蘭那些無聊又裝B的好萊塢大片。
從技術上來講,這還是一部漂亮的作品。從選景來說,伊斯坦布爾,倫敦,上海,澳門以及日本端島,雖然大部分還是搭景(上海機場其實是雅士古馬場,澳門賭場攝于Pinewood攝影棚,端島上也有很多奇怪的中文招牌)但仍然保持了各種地區(qū)的韻味。從燈光來說,上海打戲中充分與劇情內(nèi)容結合的玻璃反射燈光,給了我一種比前段時間同樣取景于上海的 Looper 更加強烈的未來感
我相信豆瓣的打分都是帶有感情色彩的。大部分的人,如我一樣,不是專業(yè)的影視人員,我們看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僅僅是因為喜歡它(或者裝13)。所以一部在專業(yè)人士或大多人眼里不盡如人意的影片,你會因為某個演員而喜歡它,因為某首歌而喜歡它,因為某一段場景激起了你的回憶而喜歡它。
對于最新這一部007,我就是因為邦德的回歸而喜歡它,僅此而已。
007系列電影在我的記憶里,是地區(qū)電視臺放的模糊不清的外國電影,是幾個初中畢業(yè)的孩子租的錄像帶,是不知道為什么007到了這里然后又到了那里,是那層出不窮的高科技武器。
當我真正懂得欣賞電影的時候,皮爾斯.布魯斯南成為新一任007,這位剛強與溫柔并存的邦德,雖然有著和肖恩.康納利一樣的紳士風度,但是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武器的想法和花樣明顯高一個檔次。那時候的007電影,真好看。
然后就是丹尼爾.克雷格來了,看了皇家賭場,我的那個心吶,碎了。這貨不是007,我那一地的心在無聲吶喊。量子危機我?guī)缀蹩吹臎]什么印象,如果不是為了007五十年,誰知道我會在哪家養(yǎng)老院的下午才會看。
基友說:
今天去看了007之大破天幕殺機。感覺其中的動作場景非常震撼,主要有屋頂摩托加火車追擊,上海摩天大樓交手,澳門賭場科莫多巨蜥叼走死胖子,倫敦地鐵追擊,還有最后重頭的天幕莊園火并。
實在是大手筆,毀壞攤位無數(shù),車輛若干,地鐵一輛,子彈萬千,莊園一座,美女一枚,龍?zhí)滓淮?。。?
實在不能不說反派--名字一長串讓人記不住先生,他是一個神奇的變態(tài)。 而且在男人戲中女人永遠是點綴,邦女郎和邦德上了床以后不久就被反派爆頭了,連個反抗都沒有。。。
此外,我個人認為此番007的電影旨在指出雖然邦德不會玩電腦做黑客,優(yōu)勢在肉搏,但是,邦德就是邦德,你不是會電腦嗎,我就把你引到用不了電腦的地方結果你。主旨句是,有時候還是老方法有用。
出電影院的時候,一個小美女在我們面前拿了一把很少女的槍,扣動了扳機嚇人一跳,結果從槍口吐出一團泡泡。。。還是現(xiàn)實生活美好。。。 正所謂skyfall,fall的是M夫人的sky,一定程度上也是邦德天幕的一角。
《007:大破天幕殺機》口碑不衰的動作片 Skyfall:時代在變,007也在改變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