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沒想過我會喜歡紫色,當阿莎潘黑黝粗糙的小手,欣喜滿足地涂上那瓶馬卡龍色的紫色指甲油時,我發(fā)誓我從來沒有過一次,覺得粉紫色這么可愛驚艷。每每阿莎潘含蓄地咧著嘴笑開,我就笑開。每每金雕從高空俯沖直下,我就心跳加速。每每聽到壯觀宏大的背景音樂響起,我就感覺被帶到了那片蒼涼空曠的雪地上,開始嘗試深呼吸。配樂簡直不能再高級,拉高了整部劇的水平好幾檔。比賽的現(xiàn)場景象應該是十分熱鬧壯觀的,大概為了節(jié)約經(jīng)費,所以只用的小鏡頭來表現(xiàn)情節(jié),此處有點遺憾
紀錄片的力量和美,就來自于真實,這部片子真的拍得很好,我們看到了壯美的西北草原雪山,粗獷樸實的游牧民族,廣袤的藍天和大地,雄赳赳氣昂昂的獵鷹。影片的拍攝手法也很好,配樂很贊,而高潮的地方也很抓人心,尤其是最后獵鷹和狐貍的搏斗也看得人很緊張。其實紀錄片往往很少有特別大戲劇沖突,它的著眼點就在于真實,記錄者就是要客觀地讓觀眾自己去感受。
很多人說這是另一版本的《摔跤吧爸爸》,其實我在其中并沒有看到多少女權色彩,我也很不喜歡把什么事情都扯上女權,我看到的只是一個開明的爸爸
去捕幼鷹的那天,父女倆騎著馬早早出發(fā)。父親把繩子綁在女兒腰間,然后任由少女在陡峭的懸崖邊如風般靈活穿梭?!捌鸪跷矣悬c興奮和擔心,但我并不害怕?!毙“叵肫鹉翘斓那樾螘r說。捕幼鷹的動作必須快,因為老鷹離巢的時間非常短暫。小艾把一只幼鷹小心翼翼地裹在毯子里,這是她人生中第一只屬于自己的鷹。她叫它“白翼”。她們將在未來的日子里相伴7年,到那時“白翼”必須被再次放歸自然,去繁衍生息——這是游牧民族和自然打交道的和諧法則。
戴鷹帽、撒鷹、用口號呼喚,小艾從父親那兒傳承技藝
13歲的小艾(Aisholpan Nurgaiv), 生就一張圓臉,梳著兩條大辮子,顴骨兩側(cè)堆著的兩團“高原紅”,讓人可以感受到阿爾泰山脈中常年刮著的凜冽寒風。
這天,忙完農(nóng)活兒,小艾像往常一樣坐在自家的氈房前休息。立在她跟前的,是一只雌性金雕,名叫“白翼”。
小艾拿出兩小瓶指甲油,一瓶粉紅色、一瓶粉紫色,她一邊大咧咧地給自己的指甲上色,一邊對“白翼”說,“明天是最重要的日子,你準備好了嗎?”
“白翼”當然無法說話,但第二天,它用自己的行動回答了主人的問題——它訓練有素地從小艾的右臂上起飛
“女獵鷹人”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