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奇情,甚至連殺人后只是疲憊地坐在平時吃飯、讀信、打毛線的椅子上。餐桌上的湯碗里這次沒有放入帶著男人遞出的傳遞荷爾蒙和買賣的錢幣,她不再趕著去做土豆泥和燉肉,衣服上的血漬不知道接下來什么時候處理,這個時刻她的神不知道在哪條邊際中游蕩著,應(yīng)該是比整齊不落塵的櫥柜、比有條不紊的廚房、兒子睡的第二天要還原折疊床……都要讓她松快的地方。時間在日常里怎么都不夠用,無論是家務(wù)還是工廠,抑或是辦公室,都需要定點和打卡。城市的景觀被公交和地鐵線路圖蒙蔽,誰又真正了解生活和城市
a caring machine, who lives not for herself. Mundane life. 像是紀(jì)錄片,但沒有那么真實,女人每一步都像精準(zhǔn)計算,做完一件事緊接著下一件,沒有留白的空間。一個鏡頭結(jié)束時,我盯著門,卻希望鏡頭停留的時間再長一點。像vlog,但不是拍給別人看。這就是生活,現(xiàn)在和之前比有很多差距嗎?單親媽媽,有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的?除了時間,婚姻呢?女人的兒子說,如果我是女人,我肯定不會與我不深愛的人做愛,女人說,你又不是女人。什么是屬于自己的?這樣題材的電影如果能update
《讓娜迪爾曼》是一部實驗電影,通過反復(fù)展示女主角的日常生活讓觀眾看到她壓抑、毫無希望又孤獨(dú)的命運(yùn)。在一些層面,這部電影和戈達(dá)爾的實驗作品存在相似之處:有時戈達(dá)爾會故意讓片中的音畫不同步,或者毫無理由地切割畫面。我對這些作品的態(tài)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句總結(jié):It’s different, but does it mean it’s better?以這個角度來看,我對實驗電影大概是沒有多少尊重的。不過,另一方面,請允許我引用戈達(dá)爾本人的一句話:Art is by which form becomes style.本片對電影這一媒介的運(yùn)用方式確實是獨(dú)特的
【讓娜·迪爾曼】1975年,記的一點點,依然只是囈語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