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身材,我們應(yīng)該有怎樣的追求?
當以瘦為美不知何時成了全社會的共識,“減肥”成了掛在所有人嘴邊的口號,
是應(yīng)該拼盡全力接近心中的“完美體重”,
還是做最自然的自己,哪怕可能面對周圍人的目光?
如果你也有相似的苦惱,不如看一看這部新片——
大餓
導(dǎo)演: 謝沛如
編?。褐x沛如
主演:蔡嘉茵 / 賴琳恩 / 謝祖武 / 張耀仁
上映日期: 2019-11-15(中國臺灣) / 2019-06-30(臺北電影節(jié))
片長:90
新人導(dǎo)演,新人演員,首部長篇作品。
看似不起眼的樣子,卻在第21屆臺北電影節(jié)大放異彩
今天從細胞房出來,看到豆瓣提示《大餓》有資源了,當時覺得精神一振,
我已經(jīng)期待這個電影太久了,預(yù)告片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但是無論我如何努力去尋找資源,都一無所獲,現(xiàn)在在愛奇藝就可以看,簡直再好不過了。
為什么那么期待這個電影,可能因為我也是這樣體型的女孩子,所以預(yù)告片里的每一句,都感同身受吧。
我已經(jīng)減肥一陣子了,已經(jīng)瘦了十二斤,終于不再是190+女孩了。
可是,最近迎來了平臺期??尚Π桑@么大的基數(shù),居然還有平臺期。
那些勵志的帖子里,不都說大基數(shù)會很好掉秤么?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對肥胖充滿了歧視。我們知道我們不能改變周遭,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當我們違背真實的自己的時候,同時也丟掉了自己。
這部電影好像是在看我自己,我很喜歡美食也喜歡研究美食,家里也會換著花樣的做我想吃的。所以從七八歲開始胖,一直高中畢業(yè)畢業(yè)190幾斤。從小受到過嘲笑,欺負就連老師也會欺負我,雖然我已經(jīng)習(xí)慣慢慢表現(xiàn)得也不在乎這些。其實內(nèi)心一直都很自卑,我認為食物是最能給我安全感也不會歧視我,吃東西也成了我發(fā)泄的方法。到大學(xué)以后才開始一點點減肥
沒經(jīng)歷過的人根本就不懂吧,那種滲透到骨子里的自卑。
我拼了命的減肥,拼了命的挨餓,拼了命去跑步,不過就是想和普通人一樣。
一個減肥的胖子,要和基因斗,和家庭成員的生活習(xí)慣斗,和食欲斗,和路人斗,這斗爭將持續(xù)一生。每個認真在減肥的胖子都是戰(zhàn)士。然而這份孤獨沒人懂吧。
別人的稱贊也許在他們眼中都是贊美吧,在我眼中那就是赤裸裸的嘲笑。什么健康減肥,健康飲食,運動減肥,通通都給我去見鬼!
這世界就是這么沒有道理!胖子就是丑,懶,饞!這種根深蒂固的意識我改變不了,所以只能虐待自己
社會評判人的標準,真的那么重要嗎?
也許是的,大部分的人無法不去在意別人對自己評判,包括我也是,當然會有小部分不會在意。今天我們來談?wù)劥蟛糠帧?br>在《大餓》的結(jié)尾在馬路上兩輛車齊頭并進的時候我就知道了,不管是快遞員小吳還是主人公小姜,還是小宇,他們都是同一類人。鏡頭搖到高樓聳立的城市,就好比他們即將遇見的社會的不公平對待,社會的批判。他們分為三個階段給觀眾展示:小吳,(正在適應(yīng)和維持階段);小姜,(正在努力階段);小宇,(初步抗爭階段)他們?nèi)齻€代表著正在與社會對抗的三類人
當現(xiàn)實背離主流審美,當一切背離人們覺得應(yīng)該的,那么就變成錯誤。
《大餓》電影刪除了主線,使我失去了看下去的欲望,這個社會告訴你,背離代表不該。
丟失主線的男孩,不應(yīng)該正視自己的性別認同;
選擇自殺的徐譽舒,跳下去之前或是之后大概都明白,我不太可能被正式為一個女孩或是一個跨性別人群,疾病說那是異裝癖或是異性癖?真的是嗎?難道對于自己應(yīng)該什么樣子需要人們的指指點點,然后在語言暴力中淹沒亡。
大概人們不知道或者已然忘記玫瑰少年葉永志的死亡。
而后一而再再而三的指點江山
《大餓》減肥只是為了奔向更美好的自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