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2集我認為我對第一集的印象完全不錯,甚至該劇的表現(xiàn)力遠超我的想象。品味優(yōu)雅,細膩處的爆發(fā)力極強,而且對原作改編個人認為真他媽神乎其神,這不能算平行世界,也不能算同人文,也不是什么意識形態(tài)上的致敬。它把握原版中的壓抑感乖張感,冷酷挫敗的情緒都是分分鐘手到擒來,并不需要特寫,大事件,-----“大家都懂的某種普世情殤”來表現(xiàn),而是通過人物舉止,場景設計,對咱們這個時空的一些觀念的變奏而使其彌漫在該劇的空氣中的,該劇的事件表達的,我認為是在原作基礎上的對某種韻味和美學的拓展
僅探討下曼哈頓博士的設定
劇里的兩個反派的動機,嚴重依賴他們對曼哈頓全能這一方面的“崇拜”。腦殘參議員走的是傳統(tǒng)路線,有點像阿拉丁神燈里的那個反派國師一樣想成為一個全能的精靈。趙嫗倒是從一種“善意”的角度出發(fā),她最后一集自白時主要在說曼哈頓本該做那么多但并沒有,之前集里面也說生產(chǎn)了nostalgia藥片希望人們克服之前不好的記憶;人設缺陷可能只是在于比較機械。
更主要的是,這些都依賴于把曼哈頓,和他的能力“臉譜化”。如果不承認這一點,就好像很難代入到兩名反派的所作所為進行認真看待
打著“自由平等”的口號,卻過著沒有社交網(wǎng)絡,通訊僅靠傳呼機的生活。日常生活中街邊的墻報,飛艇上的廣播,無不充斥著傳達“國家強大”的思想;超級英雄的海報我個人認為是對偶像的崇拜,極權的苗頭。僅僅第一集中,極端白人組織、種族必須絕對平等、私刑的雙標性,憲法規(guī)定警察必須嚴格控槍,都是對“政治正確”發(fā)展到極致的描寫和諷刺?!白杂杉词`,無知即力量”的反烏托邦口號依然完美契合主題。
大家好,我是戴著眼鏡拿著話筒的阿拉斯加,片片。最近有一部美劇,我一直在等它更新,等了整整十年。我本以為它會是這個年末的爆款,第一集更新后,豆瓣分數(shù)在8分以上,很值得期待。沒想到昨天第二集上線后,它的評分開始下滑。我看了一下評論區(qū),要么五星贊賞,要么一星吐槽。
沒錯,我說的正是HBO出品的《守望者》。
《守望者》這部劇,前有原著漫畫的口碑,以及2009電影版豆瓣8.3分的加持,一直都讓美漫迷們翹首以盼。
它被改編成劇集,原著復雜的故事背景將被延展開來
一句話總結:full of cliché. 前幾集的鋪墊可圈可點,最后幾集的resolve一塌糊涂。有幾點特別讓人無法忍受:
1. Dr. Manhattan的能力不是see the future或者see different times,而是be in different times at the same time,加上teleportation,這就是全知全能。全知全能帶來的矛盾是這一角色的核心矛盾,甚至是唯一矛盾,前作對這種矛盾給出的解答是“無能”,這確實可以讓人欣然接受。這部劇給出的解答是毀滅,就有點幼稚了。Dr Manhattan的arc就該在“無能”化后完全結束
1921年塔爾薩種族騷亂,黑白混戰(zhàn),一開始貌似勢均力敵,槍支你有我有大家有,誰怕誰???
白人種族主義者出動JN-4型雙翼機,塞滿簡易燃燒瓶、土炸彈,對格林伍德區(qū)的“黑人華爾街”狂轟濫炸,沒有防空武器的黑人吃了大虧。
《守望者》片頭忠實地再現(xiàn)了這一幕:
全劇的基調就此確立:種族沖突。
會不會是右翼和白左暴力組織antifa干架?
呵呵,你想多了。
一個騎兵團(白人至上主義的恐怖組織)的成員,在高速公路上被蒙面警察攔截:
搞笑的是,犯罪猖獗到警察必須蒙面上班的地步
“守望者”欣賞此劇需要一些耐心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2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