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似乎涉及到政治背景?由于這是一部喜劇,所以其實在觀影的時候我已經(jīng)降低了標準,但是進度條過半的時候劇情走向就非常迷了。國軍調(diào)查得知兵馬俑是白手套偷的,但是不調(diào)動人手去抓捕白手套,反而和四個小毛賊演了一出“監(jiān)獄風云”,讓這四個賊去把兵馬俑搶回來?配備武器的時候居然以“不能傷害國寶”為由,在明知道敵方配備現(xiàn)代武器的情況下讓主角團使用冷兵器?主角團拒絕這個愚蠢的提案之后,軍方的關(guān)注點居然轉(zhuǎn)移到了“西洋劍厲害還是中國劍厲害”上?我本以為這次會上演一出中國劍打敗西洋劍的戲碼
實在是一部涉及了太多地域主觀意識的電影。
幾個香港小偷被大陸公安抓了說要告到聯(lián)合國,告公安干涉主權(quán)...無語
監(jiān)獄那段更無里頭 - 在大陸蹲監(jiān)獄還要綁個木樁在腳上?大雨之中排隊領(lǐng)一碗粥 - 中國的監(jiān)獄確實是沒有人權(quán),這個我倒是信的。
從監(jiān)獄里放出來,因為負責幫這兩對拍檔訓練的中國警司說,中央覺得他手段太極端 - 某些香港導演是真的無知。以為泱泱大國的中央政府如同香港地區(qū)政府一樣,整日里沒事做?不要用香港的價值觀來判斷大陸。如同不能用新疆的價值觀來判斷長三角。
實在是受不了某些傻呼呼又自以為是的香港人的優(yōu)越感。
你說最佳拍檔是香港制作在香港本土最賣座的電影?你看看現(xiàn)在的豆瓣,我之前,這部電影只有一篇評論。
而阿飛正傳呢?東邪西毒呢?這些票房毒藥,到現(xiàn)在到處都有得賣。而這部最佳拍檔,買起來不容易。這種東西,容易過時。
算了,張國榮也是以前演這種戲。梁朝偉現(xiàn)在還在演赤壁。
聽到偶像唱歌,看到偶像上躥下跳,看到偶像33歲還頂著一張嫩臉賣萌,少年氣的跑步,唱我未驚過,在一片奇形怪狀的港普下,偶像字正腔圓軟萌的國語好甜啊。所以原諒情節(jié)天馬行空的白癡,所以忍受了對大陸的妖魔化。其實反過來想,我們看朝鮮是不是也這樣,那種潛移默化的優(yōu)越感?而且在即將回歸的前提,它其實講的很真實,港人的心態(tài)。
不喜歡打戲。利智明明又白身材又好,五官也是美的,但比起同時代的萬琦雯卻缺了好多好感,大概她美的不夠特色?不夠鄰家?許冠杰冷面笑匠名不虛傳,看到他文質(zhì)彬彬就想笑
導演換成了劉家良,動作派,新加入了風華正茂的張國榮與利智。令人驚喜的陣容。
利智的三圍成了調(diào)侃點,據(jù)聞當時的香港人可不喜歡這個李太,而麥嘉聰明地利用了這個賣點。
怎樣看都超有魅力啊!演哥哥的家姐,事實上比哥哥小六歲,加上哥哥與利智這個元素,整部電影平添了無數(shù)魅力,還有李修賢客串,笑料十足。
還有一些對大陸的諷刺,可見當時香港人多少有些仇視心態(tài),監(jiān)獄的那場戲真是……搞得好像古代囚犯一樣。也沒有那么差啦!還上木頭在腳里。
拋開這些小成見,動作比足分,大決戰(zhàn)雖少了些劉家良風格
12最好看,34水準明顯下降,本來對5已經(jīng)不抱什么希望了,沒想到了倒算是個小小的驚喜。5算得上給這個系列畫上完美的句號。
三人組少了個男人婆張艾嘉,許冠杰和麥嘉也是老態(tài)畢現(xiàn),畢竟歲月不饒人。但是多了正青春的張國榮和利智,身手敏捷,承擔了很大一部分戲份。外加客串的肌肉男李元霸,美貌的陳雅倫袁潔瑩,搞怪的李修賢……也算得上大牌云集了。
相比較乏味的第三第四部,這部電影重新有了很多新創(chuàng)意。一開始在泰國搶親用摩托車帶著轎子,跟一群騎馬的較量,這個開頭就秒殺了上兩部。然后張國榮和利智的姐弟組合出場了,搶走秦皇寶劍倒是沒什么稀奇的,但是把自己裝在大炮中點燃飛躍圍欄,這個就很有創(chuàng)意了,雖然實際會很慘。然后就是很搞笑的兩場逼供戲。許冠杰和麥嘉被扒掉上衣關(guān)在冰庫里面,還有就是張國榮兩人被綁在食人魚魚塘的木板上。然后就是最精彩的監(jiān)獄戲,雖然很侮辱大陸。大陸的監(jiān)獄像是快要拆遷的危房,犯人腳上套著木頭鞋,罪犯額頭刺字,呵呵,香港人真的一直鄙視又恐懼大陸。最后的大決戰(zhàn)動作場面很多,比前幾部加起來都多
《新最佳拍檔》1989年,神級喜劇終章:些少諷刺走向完結(jié)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2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