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展開來講會有很多的點,也正因為如此,看完后仿佛吃了一記悶拳,卻沒有像《熔爐》那般,一刀見血,疼得發(fā)顫。我嘗試從三處來簡單談談:影片本身,和影片有關的,看似和影片無關的。
影片本身:攝影,故事,人物都中規(guī)中矩,不至于不及格,7分左右。但主題揭示的對立面過于龐大,拿《熔爐》做對比,《熔爐》很明確地指出聾啞障礙人學校兒童被虐待和性侵的這一具體事實?!度蹱t》從創(chuàng)作者本身來講,這一切入點非常精確,由此展開的情節(jié)更加有立足點,就好像醫(yī)生所說的對癥下藥,每一步都堅定有力
看到一堆說拍的不痛不癢太膚淺的評論,只想說你們是真的膚淺。
韓國現實題材拍出過不少好作品,但這些好作品無一例外抨擊的是社會,法律,教育界,沒有一個是娛樂圈本身。也就是說,他們抨擊社會頭頭是道,抨擊娛樂圈,反而啞然失聲。
從導演到演員,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勉強完成的這部電影,也讓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此職業(yè)生涯停止。就被你們輕描淡寫的嘲笑?
我的影評為什么被豆瓣吞了!??!生氣!!再不重新寫我真的怕我忘記!!
首先就是還是夸一夸這部電影的剪輯,里面有些鏡頭的轉換是真的很不錯,以法庭上案件的進程、證人的陳述來穿插回憶的情節(jié),一邊探索一邊回憶。最喜歡的是在女檢察官和老律師在裁判長面前爭斗的三人臉部特寫得切換那里。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雖然我看出了鏡頭是為了表現激烈,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已經習慣這種法庭氛圍,我并沒有感覺到激烈的效果。
第二是關于老師和會長關于這個案件的說法,什么不就是一個小丫頭
退出游戲,如何玩物?
——《玩物》觀后感
電影《玩物》(Norigae,2013年,導演:崔承浩,編?。捍蕹泻疲恢餮荩厚R東錫/李成延/閔智賢/ 等)的故事藍本是個悲哀的真實故事——2009年震驚韓國的“張紫妍事件”。本片結尾算是給觀眾一絲亮色,或多或少用“正義”寬慰善良的心!
五光十色的演藝圈吸引了無數夢想一夜成名的少男少女,但成名背后的代價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承受!一個張紫妍倒下去,還有幾十個,幾百個,甚至幾千個少女涌過來,甘當李紫妍、王紫妍!聚光燈下的光暈效應太美好,太朦朧!以致無瑕去考慮“有所得必有所失”,待到深陷其中,進退維谷,只有自己跟自己玩命,似乎進入一個邏輯上的死循環(huán)。
很多時候,在游戲中,虐人與被虐似乎沒有選擇,但參與者都選擇性忽視了一個前提,那是你選擇參與游戲,你也有權退出游戲!在游戲中你身不由己,在游戲外,規(guī)則也會隨之發(fā)生改變,如果選擇進入游戲就意味著成為“玩物”的必然,為何不嘗試退出呢?進退之間,取決由你……
1,第一感覺:依舊緩慢的推展開電影,韓國電影的統(tǒng)一感覺,但是感覺是一個可以不管什么題材都給你拿來慢慢講,不受限制的感覺;
2,人物關系:
檢察官(曾有被強暴經歷與受害人產生共鳴)——辯方律師(長輩)
【叔侄關系/了解彼此的歷史、手法】—<政府一方>
受害人(想要成名)——被告人(性賄賂者/無良知生意人)
【雇主關系】
受害人(想要成為對方)——關鍵證人(親眼目睹者)
【師姐妹同公司】
受害人(被保護者)——經紀人(保護者)
【同公司上下屬關系】
媒體人(被吊銷執(zhí)照的言論自由者)——檢察官(政府力量)
【輔助關系】
媒體人(關心懺悔者)——受害人(匿名電話曝光者)
被迫陪睡上百次,淪為「玩物」,這部電影真實還原了韓國娛樂圈的黑暗!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2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