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過了十多年怎么就翻看這劇了,或許是聽到了它的什么歌……不過再看時有些東西還是沒變,感情的精髓沒有變,再回頭來看演這些劇的演員們,他們都衰老了,教人感慨唏噓
1、故事發(fā)生在美麗的西湖邊,西湖真是情愛的好地方,無論白蛇傳還是這種都是一段段佳話;
2、梅若鴻,在望山橋與杜芊芊初見時,現(xiàn)在看來真是及其毛燥的梅若鴻,真是幼稚到極點,視覺感覺不太好,梅原本顯成熟,卻做如此無知的表演,或許是現(xiàn)時對二十年前的苛求,每個時代的審美是有不同的。初見便暗暗愛上了對方,現(xiàn)時來看也扯蛋了不少,不過那些單純的年代就當它是自然的吧,挺好的年代。
3、梅若鴻,劇集的初始階段,感覺不錯,飄逸、思維活躍、無拘無束,這樣的人無疑容易讓芊芊這個城堡里的孩子傾心。梅的健談也是突出的,可以看出在警察局里的那段侃侃而談,也及他把芊芊推給汪子默后,在一次“慶功”宴上的無厘頭的“賭氣”,都看出這孩子有著不錯口才,也正因這種口才,在后期的種種為自己辯護,比如子默找他面對子璇懷孕的那場,在煙雨樓那場辯解,真感覺他的智商是0
最近瓊瑤貌似又火了。因為她老公平鑫濤中風失智了,平鑫濤與前妻生的三個子女要求給平鑫濤插鼻飼胃管,瓊瑤認為不尊重平鑫濤的尊嚴和意愿,堅決不肯,由此發(fā)生了沖突。然后她在自己的Facebook上寫了一篇很瓊瑤式的文章,說她含淚對繼子女投降。她用了投降一詞,我立刻想起了我看過的那么多瓊瑤小說和電視劇,貌似《情深深雨蒙蒙》里就真的有一句臺詞是醬的:“這樣的感情把我折磨得要瘋了,我投降了。”
如果說小時候父母給買的童話書是我文學路上的啟蒙,那么瓊瑤無疑是我文學路上的第一位老師。十八年前,我有臺686的電腦,家里不知道有一張哪里來的光盤,里面全是名家的全集比如魯迅蕭紅金庸張愛玲三毛瓊瑤,在那個圖樣圖森破的年代我只知道看瓊瑤(所以現(xiàn)在后悔為什么當年不看金庸魯迅張愛玲蕭紅),從第一部開始看一直看到當年的最后一部——并不是《還珠格格》也不是《情深深雨蒙蒙》,是第五十部《煙鎖重樓》。不得不說,瓊瑤的文筆還是挺好的,她書里的花啊月亮啊詩啊詞啊憂愁啊傷感啊,無疑是符合少女情懷總是詩的花季雨季女生的。只是
《梅花三弄之水云間》梅花三弄風波起,云煙深處水茫茫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3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