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感首先是壓抑的,讓人帶著獵奇的心態(tài)去關(guān)注走向,最后還得花時間將隱喻和多義并行的呼應(yīng)慢慢剖析,不是輕易能講清楚的電影。
三段小故事,Hero,Homo,Horror延伸自讓·熱內(nèi)(Jean Genet)自傳體小說,互相沒有交集,但共同點在于
1. 本無害之人,因社會的種種傷害,最終都某種意義走上了形成對社會惡狠狠的反向報復性質(zhì)道路。如Homo中的John,擁抱監(jiān)獄以拒絕這個拒絕他的社會;如Horror中的暗示艾滋病的病毒傳播;如小社會“家庭”壓抑中的小男孩最終開槍弒父。
2. 為了融入群體,融入主流價值觀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6/poison8.html
毒藥 Poison (1991)
本片獲得19991年第8屆圣丹尼斯電影節(jié)評委會最佳影片獎。
電影講述了三個男性的性故事。第一個故事:它是采用紀錄片方式表現(xiàn)的,一個喜歡受虐的男孩在看到母親被父親打時,開槍將父親打死,然后就自己逃走失蹤了。第二個故事:一個科學家提煉了一種液體,但是被他自己誤喝,于是他的皮膚開始腐爛,而且腐爛逐漸傳染給接觸過他的人,此時雖然女助手對他不離不棄,但她也因為感染而死,最后科學家在自己全部腐爛后死去。第三個故事:一個監(jiān)獄犯人是同性戀,經(jīng)常回憶起自己以前日子里看到的男人受虐場景,并在與一個犯人接觸幾次后將他強奸。
這部電影看得我很辛苦,因為網(wǎng)上的字幕與我下載的視頻不匹配,所以我只能一邊調(diào)整時間軸一邊看,就這樣我用了三天時間終于看完了。這還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網(wǎng)上僅有的這條字幕非常爛,它只是大概翻譯了對白,有很多對話都沒有翻譯。因此,這部電影我只能說是大概看懂了,具體細節(jié)沒有辦法關(guān)注到了。
既然電影沒太看懂,所以我也不好評論什么
Queer filmmaker Todd Haynes' debut feature POISON dazzles as a multi-faceted cinematic triptych, three segments: Hero, Horror, Homo, all inspired by Jean Genet's novels (with his texts sporadically materialize on the screen as inner beacons), are intertwined altogether yet each is bestowed with a sui generis visual style that speaks volumes of Haynes' eclectic idioms.
毒藥:1991推薦,$摘錄一些臺詞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4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