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真的很愛死亡題材, 死亡如同一首美麗而上癮的歌讓他們?nèi)滩蛔》锤惨鞒? 所以自殺, 推理, 犯罪, 恐怖的故事內(nèi)容這麼發(fā)達, 在黑暗中看見射不出光亮的美麗是多麼壯觀啊~
這片是繼"驛"後, 我覺得最好的松本清張劇. 驛簡直好的, 令我一個也寫不出來. 其實我的評論中, 自己覺得最盪氣迴腸的書或劇通常沒有辦法寫評論, 只想把那樣的感覺留在自己的五臟六腑中迴盪.
廣末涼子演的非常好, 雖然有一如往常的天真感, 但從頭到尾都恰如其分的表達一個相親隨即結(jié)婚的新婚妻子, 對丈夫的感覺. 雖然是妻子, 是這世上認定最親蜜的人, 但其實這麼陌生, 這麼一無所知, 這種感情雖淡到可以視為一個陌生的友人, 但卻有這麼強烈的羈絆感, 相當(dāng)令人玩味.
而西島秀俊, 總是有著陰沈內(nèi)在的他, 演出這樣的丈夫也相當(dāng)動人. 背負著深刻的戰(zhàn)爭傷痕走過來的人, 被歷史拖累著想往前重新開始幸福的人生, 這麼一點小小的期望, 卻一口氣毀了自己與2.5個女人(我個人認為廣末涼子的傷害不甚大), 這也是個令人玩味的角色.
悲天憫人的創(chuàng)造性思想,在脂翠嫣紅的靡靡畫卷中徐浮展開。
佐知子(瑪麗)是上過女子大學(xué)的知識分子,在空襲中父母都死了,于是從大學(xué)退了學(xué),為了給患肺病的弟弟掙治療費而做事,在離開前只和將校級的軍官上過床。
田沼久子(艾美)父母肺病死了,哥哥在戰(zhàn)爭中死去。
牡丹應(yīng)與艷色同盛。佐知子和久子留待相依為命,無法珍重芳姿晝掩門的淪為美軍的潘潘女郎。
鵜原憲一化名益三郎,與這兩名女子有了接觸。漸漸地,憲一和久子成為情侶。
然而憲一為了向上爬不顧一切,在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美麗賢淑的閨閣女子禎子之后,互相傾慕不久即完婚。
婚后不久,憲一受命前往位于金澤的分公司辦事,卻并未在預(yù)定日期回返。禎子無法繼續(xù)等待,遂起身前往金澤。在這一過程中,禎子發(fā)現(xiàn)自己對丈夫并不了解,鵜原似乎隱藏著無數(shù)的秘密。
佐知子擺脫了潘潘女郎的身份,化作社長室田儀作的夫人,她對于自己屈辱且沉痛不堪的歷史,與其說是無奈辛酸和追魂般的避之唯恐不及,不如說是傷口結(jié)疤之后的百般造作和掩飾。得到成功之后百無聊賴的失望眼眸。
她的艷麗充斥著悲觀的怨毒
看的日片不算多,剛好最近看過兩個,一個是《入殮師》,一個是《再見,總有一天》。前者可打五顆星,后者三顆半吧(主要因為中山美穗)。巧了,這兩片中各有一人扮演了本片里的一對夫妻。我喜歡日本推理片,所以拉拉雜雜地看了不少東野圭吾。這也是想起看這個片子的原因。
首先這是個推理片,甚至可以當(dāng)成希區(qū)柯克之類作品的東方版本(難怪原著作者松本清張與柯南道爾及阿婆并稱世界三大推理宗師)。全片探案感絲毫不輸。而最為稱道的是影片從始至終籠罩的社會沉重感,這種氣質(zhì)被導(dǎo)演精彩得演繹出了史詩味道。尤為難得。片頭片尾的呼應(yīng)就可見一斑。片頭是日本投降前后國內(nèi)黑白色老鏡頭,過度進影片開始,由黑白轉(zhuǎn)入五十年代的彩色。片尾如是,人流穿梭演進,城市的日新月異,時代的演變,象征歷史的車輪在轟然前行,最后定格在那幅被劃傷的昔日油畫上。一切歸零。
在大時代背景的烘托和追問下,一個推理追兇故事與歷史反思交織在一起,不再是簡單單純的殺人案件。全片的悲涼氣息愈發(fā)彌漫出來。此外,細節(jié)方面也經(jīng)過了精雕細琢,五十年代被還原得十分古樸到位。
零的焦點:與原著相去甚遠……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5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