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保持中立,總有立場。如果用關(guān)系好壞衡量秘密應(yīng)不應(yīng)該傳遞,很大可能產(chǎn)生秘密世人皆知的結(jié)果。如果沒有出現(xiàn)這個結(jié)果可能因為這個秘密不夠juicy。因公產(chǎn)生的利益沖突,為了避嫌,所謂親密關(guān)系也就成為口中傀儡,這時的公才是利益所在?,F(xiàn)實中的吵架怎不混為一談,哪有這么多公私分明。
第二部雖然比第一部好些,還是覺得沒有評價那么好。劇情還是很尷尬。一個有錢仔和對家律師玩一些所謂游戲證明自己沒有錯,然后還去心甘情愿策反自己爹。要策反早就策反了吧。不過梁非凡還是梁非凡。
一口氣看了第一二部的《怒火街頭》,覺得不寫點東西真是太浪費了。所以我決定把第一步和第二部來個對比。
總的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這部劇的,很大原因是law霸這個角色。在我印象中的港劇,都是比較老土的,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最多就是壞人會在大結(jié)局的時候來個反轉(zhuǎn),認識到做好人的必要性,最好成為了一個好人。我的意思是港劇里面的人物形象比較單薄,性格很簡單。但是law霸這個角色是一個突破。law霸毫無疑問是一個好人,大好人,至少在劇里面是(現(xiàn)在進行時),但是他不符合一般好人、大律師的形象——衣著整潔、光鮮、講究等等,他很邋遢、很市井,如果你不知道,還以為他是一個街頭小混混,但是他隨時都會搖身一變,變成一個為小市民伸張正義的大律師。這種鮮明的反差,令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有血有肉,而且收到了很好的喜劇效果。
但是,對比之下,我比較喜歡第一部,第二部我覺得只是“麻麻”(一般般)。
首先是配角。第一部里面有畢直,第二部變成了梁包升;第一部里面的梁師奶
劇情從18集開始變態(tài)發(fā)展,如果說前面的十幾集只是平淡的話,18集及以后簡直令人難以忍受,兩倍速加不斷快進總算看完了,第一部剛開播正火的時候看了幾次開頭都沒有看下去,最近劇荒看了第一部發(fā)現(xiàn)還可以,但是第二部如此一言難盡。人物故事連接生硬,升華主題不成功反而顯得有點不三不四,各種勉勉強強自圓其說,總之不算是成功的續(xù)集。
1.王思苦第二部似乎變得無腦了許多,經(jīng)常在法庭上發(fā)脾氣。
2.鄭嘉穎演的比較浮夸,其實第一部我倒是覺得還可以,續(xù)集卻變得如此奇怪。
3.配角不給力
按照司馬遷的說法,俠分卿相之俠和閭巷之俠。
不過我們傾心的當然往往是劫富濟貧,救護無助小民的后者。
雖然卿相之俠,風(fēng)度一般更加翩翩,白衣一般更加飄飄。
至于閭巷之俠,既然莊嚴氣質(zhì)比不過,就一般走滑稽路線,親和力略略優(yōu)勝。
《怒火街頭》系列講的便是一伙游走于大街小巷,嬉笑怒罵的閭巷之俠。
記得1之所以被視作2011的驚艷之作,就是因為四個又賤又痞的男人放浪形骸,敢作敢當,解決的還都是具體而微的事物,是那些高高在上者看不見也無暇管的。是一種老港劇的平民氣質(zhì),當TVB的男男女女在中環(huán)浸淫久了,就忘了九龍城廟街深水埗人情體貼的好日子。而《怒火街頭》帶我們回去探望了他們一圈。
《怒火街頭》愛提兩個字:“街坊”,透著濃濃的舊日情懷的兩個字。
為了這些街坊,不講原則一些也是可以原諒的。
話說要是有什么問題都靠官府解決,還要江湖規(guī)矩做什么?
小而邋遢的民間法律中心,其實是不怎么講法的地方,而LAW霸,王思苦所做的,和KING狀,蔣狀所做的,都一樣是利用法律,取消法律的神圣性
【怒火街頭2】充滿驚喜的愛情片 怒火街頭:合法的閭巷之俠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