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劇寫的有些看不下去,但也真事。我就像劇中人一樣,母親重病,無錢看病,重病的時候來要帳的也有…
毅然決定去南方打工賺錢,扔下妻子孩子。但凡能多賺一百塊我都去。去杭州工作的第三天母親就去世了…
去世后馬上來要帳的也有,剩下的就是掙錢還債。人就是那么現(xiàn)實。多年過去債就剩一點…
母親去世辦理各位手續(xù),政府補了一點點錢,剛從政府消戶出來就有騙子打電話騙錢,說的頭頭是道。政府保密都干嘛了,除了我們還騙了多少人…
人就是那么現(xiàn)實…
我恨,恨自己…
最近迷上看農(nóng)村有關(guān)的電視劇,偶然間看到了這個 ,看著看著我就來氣了
一開始,我覺得還挺好的,木蘭帶著他的爺爺出嫁了,感嘆木蘭的丈夫太好了。后來劇情慢慢推進,越看越氣。
木蘭自己辛辛苦苦撫養(yǎng)大了別人的兩個孩子,可她的那個小女孩一心想要找回她的親身媽媽。就跳舞一事,媽呀 看的我可來氣了,小女孩一味曲解別人的好意,說的話真的是不能忍受。后來被接到她的親身媽媽家里,哎呦,看得我真的要被氣死了,那個所謂的親生媽媽故意使了多少拌兒,還以為自己媽媽有多好嘞,智商一直沒在線啊。之后瞬間智商就上線了,這里我覺得處理的不太好,之前明明衣服死活都要找自己親生媽媽的人,劇情立馬翻轉(zhuǎn)啊,懂事的不行,和之前簡直判若兩人,有點接受不了。之間一心想找有錢的媽媽,后面直接就變成我要報恩的娃了,改變的太大了。
這部電視劇是我看過的最差的電視劇了,處處充滿著邏輯混亂的情況。每一個突出木蘭偉大的地方都有突出其他人物性格缺陷的地方,這不是一部引導大眾向上的電視劇,正好相反,它在毒害廣大的中老年婦女。
電視劇中除了木蘭時時刻刻“偉大”之外,其他人物都會根據(jù)劇情的需要,將人物設計成時好時壞的沒有穩(wěn)定人物性格道具,比如:村民可以為木蘭湊錢,也可以在木蘭生病的時候上門討債,典型的雪中送炭加上落井下石。且不說反面人物的各種絕情,毫無人性,就說他們家兩個女兒,時而各種不懂事時而繼承木蘭的偉大成為孝子賢孫圣母二代。難道他們家大人都是不會教小孩嗎,那兩個小孩智商都五歲以下嗎?比如鄭爽在知道自己不是鄭老板親生女兒的情況下,各種使喚鄭老板親身女兒小月,這是多麼的無知呀,這是逼著你養(yǎng)父將你趕走的節(jié)奏呀!編劇你就不能將人物定位的有血有肉前后一致一點嗎,我無法理解編劇的目的,這是為了制造什么劇情沖突而突出什么呢?還有小孩不懂事和人性的卑劣不是一回事,劇中多處出現(xiàn)各種令人吐血的地方。丟孩子主動背黑鍋十幾年
國產(chǎn)電視劇并非全部是爛片,但是看了這個我真的想吐吐槽。
人非石木,豈能無心?小月剛剛出生,木蘭就收養(yǎng)了她,按照劇中木蘭的性格,她溫柔,善良,有同情心,所以,她對待小月也應該視如己出。然而,小月直呼其名,對待“真心”對自己的養(yǎng)母一點也不尊重。那么,問題就出現(xiàn)了,為什么小月會這樣呢?
我們看過電視會說,是小月嬌縱蠻橫,不懂事。但一個孩子的性格與其生活的環(huán)境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guān)。在中國,有一種教育方式是溺殺,小月不懂事,換個角度想想,很可能就是木蘭愛的方式不對
《木蘭媽媽》其實這種神劇應該分級:中年婦女禁止觀看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