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的這部影片,對影片發(fā)表一些自我觀點,有些人說是模仿《調音師》而我覺得不然。
首先影片開場說到張譯是整條街的洗車工,從車輛內(nèi)部到外部可以說洗的干干凈凈。這時候鏡頭開始描述洗車來的人:黑社會、流氓、老板、小姐。都不是善茬,可以理解成過來洗車的人,或者知道這名洗車工的人,并不是單純的洗車,而是幫助兇手、罪犯洗脫在車內(nèi)的證據(jù),從車底到一根頭發(fā),就算是再細致的洗車工應該也達不到這個階段吧。
影片第二段描述到他有收藏的癖好
這是一張不帶任何鮮明特征的臉孔,仿佛在瞬間就淹沒在人群中,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在他的臆想中游走卻能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世界
(一)從窺探中得到滿足
或許每個人都有窺探的欲望,人們渴望著從窺探中得到與現(xiàn)實大相徑庭的“秘聞”。他在刷車的過程中觸摸車主生活的蛛絲馬跡,并將那些物品收集起來。他的顧客形形色色,也各自懷揣著故事。他在多數(shù)時刻是靠著一點“物品證據(jù)”來臆想顧客們的故事。他窺探顧客,而觀眾此時也成為窺探者的角色,窺探他。他說自己是因為沒有故事才會去收集別人的故事,在我看來
我覺得整部片子, 是在講述一個欲望的故事. 只是導演用刷車工低沉的自語, 配合昏暗的光線, 營造出一種壓抑緊張的氣氛, 把這個欲望"掩藏"起來. 分明人類的欲望, 常常是不愿被他人知道的---悄悄的, 私人的東西---所以有窺私癖一說.
“我覺得我的故事太少了,我應該住在一個充滿故事的房間”。刷車工的這句話,分明是在說,“我生活太單調了,所以我‘欲望’很強”。"單調"從片中幾次強調"最牛逼的刷車工", 以及從刷車工變成刷車店老板的過程, 可以看出來..
"故事的rebirth", 刷車工對于自己是否有窺私癖的兩次不同自述, 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欲望的過程. 或者說, 考慮到片子里插入2012末日情節(jié)(刷車工對末日到來的考慮, 在死亡威脅到來前后的差別), 兩次不同的自述, 反應的是在死亡認知之下, 刷車工對自我欲望的認知的成長.
"我想活著"到"我必須活著"的轉變,這一段再結合之前,導演似乎是想說,不管有什么欲望,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大壯的“知足常樂”,看似有些“摒棄一些欲望”的感覺。但是大壯卻早于刷車工死亡。
刷車工看到黃色碎花裙子,聽到后備箱的女聲,以為是“心…
我在干什么,刷車。廢話,我當然在刷車,因為我就是個刷車工,一個只剩下絕望與害怕的刷車工。有人說害怕的原因,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安靜。而我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刷好眼前這輛車,安靜的沖掉這一切。
這是我們最近的距離,我從未想想過的距離。這距離讓這一切在我的手中,柔軟的如同你的皮膚,你的每一個線條,每一個起伏,都如此的溫順、美好。你將和這輛車一起,在我的面前,褪去污跡,煥然一新。就像一個故事,重新開始。
然后我要走出去,聞一聞陽光的味道。因為我知道,我是這條街上最牛逼的刷車工。
微電影《刷車》影評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69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