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從美國來》是一部皮影為線索的電影。它是一部家庭片。我給這部電影8分,4星。雖然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看,而且讓我覺得很開心,但是它的情節(jié)發(fā)展比較慢。而且,因為這部電影的故事線有三條,《孫子從美國來》顯得有一點長。雖然影片又慢又長,可主題很有意思:它討論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電影開頭爺爺和孫子的矛盾沖突比較多,然后矛盾結束他們成為好朋友。我認為曲江濤導演反映出那個時代的現(xiàn)代農(nóng)村生活方式,其敘事模式抓住了觀眾。我建議大家看這部電影。
勾起了童年回憶 想家里已逝的老人了
上廁所怕臭拿香 老人睡著后摸鼻息 對著水井喊話都是自己干過的事兒
平平淡淡且細水長流的感情 現(xiàn)實主義的敘述手法 平凡又令人向往 愛是無條件的 也可以是跨越空間時間的
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不單單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愛的傳承 很令人感動
一個傲嬌嘴硬的倔老頭 操著滿口土話 無論對兒子 還是孫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愛的表達方式 對孫子嘴上讓你滾看到井還和小孩兒一樣幼稚的呼喚 對兒子不拖累不干涉就是最大的愛 或許這也是中國農(nóng)村最常見的老人的現(xiàn)狀$#
走進影片,和兩個可愛的人,可愛的心,撞了個滿懷。兩抹純摯的感情融成了一條溫熱的小溪,緩緩地流,沒有盡頭。那潺潺的聲響,劃過周邊生靈的面龐。悄無聲息的水汽,潛入樹木間、草叢間、花朵里,升騰出一片寧靜與喜樂。一段小小的故事,似乎是為了結束,卻又依舊在纏綿,以童話的身影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的斷壁殘垣。明媚的冬日里,厚厚的積雪下,初生與年老正在私語來年的春光。
我想到的是,如今都市和五花八門的東西對孩子的影響,他們甚至已經(jīng)不知道農(nóng)村是什么,只認為那就是貧窮的地方,也不知道農(nóng)事,不知道五谷雜糧是什么,不知道祖國大地的土地是什么氣味,都生長些什么,眼睛里和世界里只能看到鋼鐵林立的城市和人造的山水。
也想到,對于不同地域不同觀念不同文化不同生活環(huán)境里的孩子,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去教育他,引導他,形成寬泛的眼界認知,讓他能終生受益,讓他歡樂成長。
我也想到對于父母,需要時常和他們聊聊天,他們眼里也就只有你是牽掛
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的時間晚得離譜,是等到羅京民老師(對,團迷們沒聽錯,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里面的獸醫(yī))去世之后才發(fā)現(xiàn),感覺當時欠羅京民老師一張電影票。不過好在我看電影經(jīng)常用1905電影網(wǎng)看,正好這個app上有,我就在一些友友的強推之下看了這部電影。
劇情真的很平實,沒有夸張的強行煽情的色彩,演員之前都沒什么知名度的所以沒怎么關注,但是先聲明一點,這部電影真的完全和什么所謂的明星不沾一點邊。全都是老戲骨羅京民老師,團長里的獸醫(yī)
講中外文化的電影其實很多,但是這部將文化形象化成一個老人和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外國小孩實在是恰當而且直觀。
首先我們來看電影的人物設定。陜西是十三朝古都,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地域,老人的身份定在陜西鄉(xiāng)村人,事件設定在陜西的原因也就顯而易見了。再看老人的年齡設定,這也很顯然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悠久歷史。另外,老人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面對與美國孫子之間觀念沖突的時候,嘴上接受不了,心理卻在包容他,也就表示中國文化在面臨外來文化沖突的時候最初可能很難接受,但是最終還是會包容。
我們來看看孫子的設定。他是美國孩子,但是并不是老人兒子棟梁和他媽媽的混血。為什么編劇偏要設定他是個所謂的“拖油瓶“呢?其實任何一個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和老人都可以發(fā)生電影里的故事。那么,我的理解的,就是外來文化就是外來的,跟中國文化是沒有任何關系的,但是說沒關系也不對,因為客觀上確實進入了中國文化中,也確實發(fā)生了碰撞,這一點也和棟梁和美國女人之間的關系相吻合,因為,外國文化進入中國,是因為中國和外國建立外交關系而來的,棟梁…
2012年度佳片,孫子從美國來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8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