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童年也是90年代。
上下學的自行車,打鹵面,大雜院,炎熱的夏天,午后的陽光透過梧桐樹的枝葉灑下來,滿頭大汗得生活著。
看著這個年代印記的電影,勾起回憶,親情也是溫暖的,大家都熱熱鬧鬧的過著樸素的日子。
沒有寶馬奔馳,沒有多大的貧富差距,沒有抑郁癥,也不會堵車。
2 老杜是個老實人,給流氓劉三欺負了五回,搶家居,打老婆,打兒子,剁手,砸車。老杜尋思報仇,拍他五搬磚,還提前打了120。三搬磚就躺下不動彈了。老杜說自己不想把命搭進去,還想看著兒子長大成人,剩下兩搬磚就算了。
人們對于自己的生活,總有著各種各樣的擔心。有時候,擁有的東西越多,內心的恐懼越大。所以現(xiàn)代人有許多莫名其妙的毛病,有的很可笑,有的很矯情。幸好大部分人還會反芻式地自省。不知道別人怎么想,反正我一度加入了一個豆瓣小組:“想起往事一陣惡心”。哈哈。
《看車人的七月》,朋友的推薦語是:有點堵,我卻從結尾看出了一點頗為積極的東西,一種同《活著》一樣,面對生命的態(tài)度。笑得很苦澀,但希望是有的。
這部電影成本不高,不搞噱頭,說的故事也很瑣碎:七月白花花的太陽底下,一個有點窩囊的看車人怎樣面對生活的層層施壓。說到這里,我想起殺人者楊佳,從讀到的報道中,始終生活在底層的他也是在一根根稻草的逼迫下,走上了不歸路。
看車人的生活真是窘迫,老婆早年離婚,正在青春期的兒子老是和生活擰巴著,好容易在一個女人那里尋找一點溫情,卻又惹來意想不到的麻煩--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子不公平,好人往往活得左支右絀。而小人物的脆弱性,又往往在馬太效應的作用下,愈演愈烈,最終達到難以收拾的境地。
這么些無奈聚集到一塊,我不敢想象自己會怎樣面對。能堅持下去嘛?心里即使很清楚一切總會過去,可當這么多不如意一齊像自己襲來的時候,總會很茫然吧。沒有了向前走的信心和力量。
可以讓人閃淚光的電影。范偉是個好演員,奚美娟是個好演員,安占軍是個好導演。
就是我們這些小人物,筑成了這片天。
看車人的七月:看車人的代價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