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美國人真的不會喜歡這樣的綠巨人吧,走進電影院想看一部傳統(tǒng)的特效漫威電影,結果被一個披著綠色皮囊的巨人灌輸了兩個小時東方哲學,而且最后發(fā)現superhero竟然這么悲劇。突然想到張黎拍的《武動乾坤》,觀眾以為是一部逆天改命的玄幻爽劇,結果是披著玄幻皮的哲學命題。這種對于自我表達的追求和討論,是像李安和張黎這樣的導演很難放棄的吧。
李大師真的很執(zhí)著于展示人的困境,人與環(huán)境、與他人、與自我的格格不入,十幾年前的他也還是喜歡討論父子關系、父女關系,綠巨人是非?!袄畎病钡碾娪?。
2008-08-04 13:19:46 來自: 今日
如果沒有看說明,你也許很難想象像《綠巨人》這樣的好萊塢動作大片,居然是李安導演的作品。
李安被認為是既懂中國又懂美國以至可以自如進出中西文化的導演,李安電影也似乎成為票房的保證,成為像他那招牌式的酒窩(據說系兒時被狗咬留下的傷疤)一樣的自我品牌,其獨特之處是直指人性,強調作品的文化思考。他的《推手》、《喜宴》、《飲食男女》這一早期“父親三部曲”即是如此,后來的《臥虎藏龍》也不必多言。即使像《斷背山》這樣較另類的同性戀題材作品也表現了當代亞文化的重要一種,是“李安到過許多人跡罕至的人性角落”的又一證明,能引起東西方的關注和爭議也是在所必然。
《綠巨人》改編自美國家喻戶曉的同名漫畫,斥資超1.5億美元,是李安繼《臥虎藏龍》風靡全球之后的科幻作品,2003年好萊塢夏天強檔之一。應該說,科幻電影對李安而言是陌生領域,當時被認為是他證明自己在主流商業(yè)片領域亦有能力的嘗試。的確,李安成功了。但仔細想來,這部電影仍然保有李安一貫的思想精神。
科幻是幌子,當成心理片看的……
其實仍舊是童年陰影與抗爭黑暗的故事,黑暗的那部分是父親投射一個強大的自我在他身上時種下的,因為父親在事業(yè)上受挫,就把這種突破自身極限的愿望強加給兒子。來自親人的傷害因為有愛的名義,往往更加難以被允許表達,自此依戀就被壓抑與摧毀了,內心就帶著這個怪物的種子成長。所以這個綠巨人,在我看來就是隱喻內心失掉愛以后的這團黑暗。如果不當做一部科幻大片來看的話,前面45分鐘的鋪墊一點也不冗長。
這個怪物,也總是在被壓制的記憶浮出潛意識時、憤怒時發(fā)作。這個怪物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讓人恐懼,被人攻擊,但擁有強大的力量,無堅不摧。甚至他自己也迷戀上這種超人一般的感覺,那是他自己的一部分。他知道這種迷戀讓他恐懼,是因為他一直不棄療,堅持用人性的東西去跟這團巨大的黑暗抗爭。因為有這份抗爭,他會拼盡全力去保護肯給予自己感情的女主。某種程度上值得欣慰的是,在經歷各路圍追堵截后,與戀人的目光相遇時,他回復到了人形,顫抖且吃力地走向擁抱,變得像個嬰孩般柔弱。好像經歷了持久的苦難
【綠巨人浩克】驚艷的劇情片 驚鴻一瞥的少女狄波拉再現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