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杜拉拉升職記》,除了那些明晃晃的LOGO和廣告,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杜小姐的工資了,從月薪3000到月薪25000,電影每隔一段時間就用字幕提示觀眾:姐有錢啦,姐這回真有錢啦。一般喜歡這樣炫耀的,都是以前窮怕了,這回一朝暴富了,不喊出來不舒服。
你別說,這一喊搞的我這等窮人還挺受用,順道對HR的工作心紅眼熱起來。你想啊,杜小姐一共干了兩件事——剪貼公司簡報和完成公司裝修——就升到HR的總監(jiān),這個難不住我啊。剪貼畫冊不說了,幼兒園里就經(jīng)常干的;完成公司裝修杜小姐自己最后總結(jié)道要學會團隊協(xié)作,很明顯杜小姐靠著發(fā)脾氣楞干完成了自己職業(yè)生涯的轉(zhuǎn)折,這個難度系數(shù)也夠不上起評分吧?
后來忙不迭的和國際5000強的公司HR一打聽,這朋友一句話澆滅了我的熱情,他說,HR這個叫人事的部門其實從來不干人事兒的,你不可能指著連自己權(quán)益都維護不了的人維護員工的合法權(quán)益,充其量不過是選擇當個兇惡的幫兇或者和善的打手。
我又趕緊回憶了下杜小姐在電影中的作為,想想確實印證了朋友的話
長時間不看電影,一看就看了個紅色大爛片。這很符合國產(chǎn)片的隨機爛片概率。這片子我看了10分鐘就看不下去了。但是本著有始有終的精神,還是堅持把它看完了。
且不說演的有多爛,打扮有多土,剪輯有多糟,配樂,劇情,置入性廣告。。。只是杜拉拉堅持在家也叫王偉David這一條我就實在是受不了了。這就素精英們的戀愛生活嗎?華麗麗地雷到我了。如果我非得有個英文名字,如果我男朋友在家里也堅持用英文名字叫我,我想那么2012還是早點來吧。。。
其次,徐靜蕾為蝦米越演越爛。那一舉手一抬足一癟嘴一扭頭怎么就那么難看。。。早年有媒體和大批粉絲覺得她是才女,不知道這個結(jié)論是怎么得來的,如果只是毛筆字鋼筆字寫得好看就是才女的話。。。未免這個門檻設得也太低了一些。
再次,我衷心希望學成歸國后,不是變成了一個亂飚英語的人。如果想不起來的中文,我可以慢一點想一下。。。因為這個片子里大家亂飚英語的場景實在看起來太挫了。。。
三年的等待沒有等到宮里的日子,取而代之的是這部杜拉拉升職記。估計老徐拍完商業(yè)大片之后再也不會回頭了,文藝徐到商業(yè)徐的轉(zhuǎn)變是這么理所應當,估計文藝掉渣的宮里的日子不會排到老徐的日程上了。
其實我對杜拉拉升職記的原著是一丁點的興趣也沒有,可是風聞徐導要籌拍此片馬上閱讀原著,算是支持。可是,看完電影之后,我找不到這樣做的理由,基本改編的面目全非,杜拉拉還是那個杜拉拉,但是升職記卻變成了愛的羅曼史,一個純粹的愛情故事。這種感覺和今年賀歲檔的撲克王很像,大家去看電影,前者是為了看一個女性在職場打拼的心路歷程,從中汲取經(jīng)驗,后者是想看電影中展示玩牌的高超技巧,可是撲克王里沒有技巧只有運氣,而杜拉拉中沒有心路只有一場莫名其妙的戀愛,觀眾看完電影都會有一樣的感覺,上當受騙,而看過原著的觀眾更會深深的失望,原著對職場生活的描述全被忽略,即使作為一部愛情片他也是失敗的,杜拉拉和李偉的愛情從發(fā)展到熱戀到分手再到最后的重逢,看著總是很生硬,從影片的角度來看,拉拉和李偉感情的破裂似乎是玫瑰的陰謀
吳佩慈新作,《杜拉拉升職記》:徐靜蕾墮落記。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