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導在民族電影導演中無疑是屬于才華橫溢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
“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故事十個導演可能九個半都會采取相似的講述方式。寧導的表現(xiàn)手法讓《額吉》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片尾字幕表里發(fā)現(xiàn)了場記的名字是“娜仁花”,特意問了娜姐(影片主演),結果娜姐說其實是同名的一位場記姐姐,也是同樣擁有短暫而傳奇的人生,可惜英年早逝。
“娜仁花”在蒙語里是“太陽花”的意思。
影視是綜合藝術,我希望所有的幕后工作人員都能得到真正的尊重,這些付出也應該站到“太陽”底下。
阿爸說不要用我的賽馬換奶牛給孤兒喂奶,而且這些孤兒來到我們旗會因為你少領養(yǎng)一個就死掉嗎?他們是國家的孩子,如果在我們這里出了意外我們能擔得起責任嗎?
額吉說他們是親兄妹呀,你媽媽也說如果是親生的養(yǎng)五六個都沒問題,為什么我們只養(yǎng)其中一個。而且她也喊了我們阿爸額吉,怎么還送回去呢
生生死死間就是世間的延續(xù)。
我想回上海,這不是我家。
你阿爸不是丟棄你,孩子放心,巴書記同意領養(yǎng)兩個孩子了。
(漢語和蒙古語的對話,額吉好像拐賣的感覺)
六十年代,自然災害導致的饑荒
《額吉》:感謝黨感謝國家,感謝媽媽!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