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戀救贖文藝片。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邂逅了一個社會少年,她通過救治他,收留他,愛護他,甚至愛上他來救贖自己對兒子的虧欠。當然社會少年的放蕩不羈也讓她找回了青春,重拾了被丈夫禁錮的快樂,也許也是因為她混沌了依戀和愛欲的關系的緣故吧……不過的確很難分的清
女主在洗衣店工作,常常去游泳。她與丈夫分居了,自己一人生活。一天丈夫找到她,告訴她,兒子不見了,他在到處尋找。女主把兒子的尋人啟事貼到了尋人公示處,回家在門口看到一個和兒子差不多大小的少年躺在門口大街上,于是她把少年扶回了家
[哺乳動物]
很微妙的電影。
能看出是女導演的手筆,男性和女性對于戀母的投射截然不同,在這里導演似乎把女性對于回歸和毀滅的渴望套在了Joey身上,顯得有些違和。但扼住脖頸的行為所折射的占有欲,和從傷害中看到愛的幻影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只能說是一個心理發(fā)育滯后,一個孤獨太久,兩個人都是為了逃避寂寞罷了。
最微妙的是Matt的形象,孤獨,強硬,脆弱,謹小慎微又不合時宜,試圖拼命抓住和已故的兒子相連的血脈。但其實血緣只不過是由一條DNA維系的脆弱關系,真正有意義的只有人的感情。
似曾相識的故事,沒有太多驚喜可言的情節(jié)發(fā)展,90年代比較盛行這種禁戀題材,現(xiàn)在看來明顯有點老生常談了。不過作為女導演執(zhí)導的作品,依然能看出不少較為細膩出彩的心理分析。喪子母親的傷痛在水底的幾個場景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對于缺乏母愛的街頭混混的塑造則完全在意料之中,只能說劇本的閃光點不多。唯一的看點似乎只剩下兩位男女主角的演技,瑞切爾·格里菲斯寶刀未老,昔日深厚的功底詮釋這位母親完全是手到擒來。不過更吸引我目光的要數(shù)巴里·基奧根(Barry Keoghan)這位后起之秀
【哺乳動物】當潛移默化的母愛變質了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