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是典型寶萊塢風格,男女主角邂逅——彼此吸引——墜入愛河,那些浪漫對白和濃郁色澤鋪墊了一個愛情基底,只是節(jié)奏有點小拖沓,差點失了看下去耐心。場景轉(zhuǎn)換到紐約后情節(jié)急轉(zhuǎn)直下,第二條主線凌冽切入,女主角意外發(fā)現(xiàn)男主角是恐怖組織的成員,與一群在阿富汗戰(zhàn)爭中受到傷害的穆斯林們密謀通過極端的方式報復美國,此后雙方勢力開始相互拉扯和激烈碰撞,影片變得色調(diào)黯淡氛圍黏稠,看得胸中壓抑,直至結束都無法釋然。
回想起來,當今國際社會是發(fā)達國家擁有絕對話語權,于是我們接受了太多關于恐怖分子的負面信息。但換到他們的角度,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錯的嗎?評判的標準是什么?美國為了石油去侵略中東,即使他們的人民游行反對,哪怕他們的士兵感到厭倦,也不曾停止此類暴行。中東地區(qū)的人民生來就承擔著屈辱和傷痛,飽經(jīng)戰(zhàn)亂流離失所,心中怎能沒有仇恨?911事件之后,美國以反恐為幌子對阿富汗實行軍事打擊,導致當?shù)仄矫袼纻麩o數(shù),最后他們怎樣收場的?他們僅僅說了句“Sorry”——當?shù)厝嗣癫灰麄兊腟orry,只要他們滾出自己的國家,更…
之前,我對印度電影的印象還停留在《大篷車》的年代,但這部電影讓我有了全新的認識。除了那些美妙動聽、令人愿意隨之起舞的音樂之外,它帶給我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在一個凄美愛情的幌子底下,《Kurbaan》承托了比之沉重百倍的主題。它讓我有了一種思考:恐怖主義,霸權主義,究竟哪個帶給這個世界更多的傷害?
影片長度超過了2個半小時,我在凌晨3點觀看它,它沒有讓我產(chǎn)生絲毫的倦意,反而使愈發(fā)的緊張和激動。
影片的節(jié)奏由慢到快,張弛有度。開場給人的錯覺,以為它就是一個典型的,宣揚珍愛的印度電影,那種鮮艷的色彩,浪漫的氛圍,曼妙的音樂,如果不是提前看了一點故事簡介,以及阿里漢那漂亮的胡型(我也留胡子,找個參考),我可能就要換片子了。
進入美國時間,色彩開始逐漸偏冷,鏡頭也開始變得不穩(wěn)定和壓抑,導演將觀眾逐步的引入那早已設好的黑暗氛圍之中。而此時,第二條線索切入,并且利索的跟主線融合,快速的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
故事的主要場景在美國,可喜的是它沒有用美國的大腦去思考,它更多的是站在伊斯蘭世界的立場,進行的自我反思和批判,讓…
昨晚看了,印度導演的視角總能發(fā)現(xiàn)不同的事物。這部片讓我重新認識了穆斯林、恐怖主義。
通常我們熟悉的那一面,只是占話語權的大國愿意呈現(xiàn)給世界的印象,而隱藏的另一面則是另一個國家的人民難以磨滅的屈辱、傷痛和仇恨。
9.11后,美國以反恐為借口強行入駐阿富汗,對阿富汗實行軍事打擊,實際則隱藏了對石油的野心。
這場戰(zhàn)爭,導致當?shù)仄矫袼纻麩o數(shù)。最后美國撤軍,僅僅說了“Sorry”,而留下飽受戰(zhàn)亂、滿目蒼夷的國家給阿富汗人民。
讓我想起越戰(zhàn)后美軍撤退,留下滿地的地雷給當?shù)厝嗣?。在老撾和越南的交界,現(xiàn)在仍有90%以上的地雷沒有排除。當?shù)孛刻於加腥怂烙诘乩妆ㄖ小?br>影片中一群在戰(zhàn)爭中被傷害的穆斯林們在紐約采取極端的手段來報復這個白人大國。較觸動的情節(jié):
一是美國女學生與穆斯林記者在課堂上的辯白。“如果我們說恐怖主義,那世界上最大的恐怖主義就是超級白人大國”“那你如何解釋9.11?”“好的。你們知道有多少人在世貿(mào)大樓倒塌中死去”
“大約3000人”“那你們又知不知道在阿富汗哪些轟炸中死了多少人”“超過1萬5千人死亡。這還只是…
前面看了開頭大概20分鐘,女主犯了幾個基本錯誤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電影屬于浪費時間一類,看到1個多小時,果斷往后拉著看,他妹的,快3個小時啊,慶幸沒有白白耗了生命,真是垃圾電影。
作為一個拿了美國護照的人類,一旦發(fā)現(xiàn)鄰居有如此危險的行為之后,馬上第一反應就是報警,馬上房子周圍會堆滿特警,然后整個組織就被滅了,這是美國公民基本的反應。如果只是綠卡或還是奮斗中,還那么傻是可以被理解的。然后還有一個剛失去未婚妻的傻男自己想報仇,如果不是丑化印度人的話,那這樣做事的風格,居然還能在紐約找到工作?還有那幾個NYPD居然隨便就給干掉了,也不叫救援,殺手還真能槍槍命中腦袋啊,美式警察裝備簡直就是紙糊的。
穆斯林世界的矛盾就基本沒闡述清楚,就知道描述極端主義,看了之后就覺得男的受不了女的身材容貌的誘惑,忘本了,干出一堆傻事,把這恐怖分子講成色情控。
從來沒見過敘事么啰嗦、鋪墊這么冗長、陰謀這么老套的電影…………………………好吧,陰謀老套暫且不論。
當一位導演試圖將“宗教、社會、倫理、愛情、文化沖突”統(tǒng)統(tǒng)揉進一部電影里的時候,除了極少數(shù)的天才,其余大多數(shù)都會淪為不倫不類的令人作嘔的隔夜飯,而當這位導演竟然還妄想從一個平庸的故事里挖掘出“人性反思、社會鞭撻、靈魂拷問”的時候,哥們,不用看了,這絕對是個悲劇,尤其當劇中所有演員都在拼命向觀眾展示自己蹩腳的演技和狂熱的自戀的時候。
扯遠了,說說這部片吧。
這部片前半個鐘頭基本是喜劇流的愛情肥皂劇,(看見男豬把妹時候的技巧和嘴臉,各位眼熟么?!是不是想到了“無賴、臭牛忙”之類的詞?)接下來半個鐘頭是裝模作樣假裝很有深度的宗教意義探索片,再接著半個鐘頭是懸疑片,然后是假模假式的動作片,其間還摻雜了一些“人性、愛情”等等balabala……可是我們大家都知道,不是把所有的調(diào)料都扔進鍋里就能煮出一道好菜來,所以最后不可避免的燴成一鍋四不像的玩意…兩個男豬都在抓緊每一秒展示自己無以倫比和毫無根據(jù)的自信以及自戀…
【親密有罪】果然是印度人的電影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