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東京,迷失這個詞選的太好。對于餅叔去日本拍攝,需要清楚觀眾想看的是什么,應該拍攝那些內容,內容又是否能反映主旨,所以餅叔是迷失的;對于觀眾,真實的日本是什么樣的,從這部影片中能否窺見真實日本的一角,帶著這些問題的觀眾是迷失的;再到影片中的日本人,日本是為數(shù)不多有著鮮明標簽的亞洲國家,像是孤獨、壓抑,影片中所呈現(xiàn)的日本人也是迷失的。這就體現(xiàn)了一個好題目的優(yōu)點出來,貫穿所有的觀測角度,設局人,局中人和局外人。
內容上是選了一些討論度較高的話題,動漫,黑道和服務業(yè)
東京總給人一種壓抑,孤獨,疲憊感。越來越多地和機器打交道讓人們變得冷漠。人們的溝通只是信息交換,拒絕別人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已經(jīng)是心照不宣的關系邊界。日常體驗的匱乏,情感的干涸,只能對工作后的成就感產(chǎn)生快感。再用金錢來換取說話的機會,和情緒的宣泄。
單親家庭,白天帶娃主婦晚上陪酒女,黑道大佬葬禮,AV女優(yōu)男優(yōu),偶像和街頭歌手,孤獨死老人房間清清潔工,還有街頭的流浪漢。每個被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訴說生活。這看起來不像是人類生活。我們的社會也在逐漸踏入。
一部B站自媒體UP主自組團隊拍攝的紀錄片, 我是在看到第三集《迷失東京》后 ,才透徹的看懂了《未麻的部屋》這種不明覺厲的影片,明白了日本的社會構成。
那些在國內爆火的日劇,沒有一部把日本女性或者說日本藝人在社會意義上的分工、地位明明白白的道出。
第三集先從一個3個孩子的母親引入,她白天是普通的事務員,晚上在夜店工作。然后采訪一個68歲仍在工作的大叔,說他減壓的方式是看少女偶像的演出。 看到這里,我突然明白了,藝人就是他們生活的調劑品,是日本社會運轉的潤滑油
是驚天動地還是卑微,也許是很多人一輩子在糾結的事。就如馮唐那首粗而不假的詩所云:“男人最大的痛苦是為什么我不是宇宙最牛x?!痹谥袊S多人的名字都與“家”和“國”息息相關,認為只有為國爭光、為家族復興而戰(zhàn)的一生才是值得過的。而就在這個時代,很多普通日本人的夙愿也許只是經(jīng)營好爺爺留下來的山坡小面館。
國慶選擇就地過慶,看了 B 站 Up 主“食頻道”拍攝的長紀錄片:《迷失東京》,在 B 站需要花費12 塊購買“電影票”。博主是前央視戰(zhàn)地記者劉竣,目前獨立拍攝
“東瀛大寶薦”好看的紀錄片片 “用一個詞形容東京”“壓抑”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9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