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打個4星,沒打5星得原因是血腥恐怖的地方不太接受得了。
然后反思一下,發(fā)現(xiàn)自己大概也有幾分偏愛杜琪峰的電影了,比如前生往事、破心魔這種以往看到都嗤之以鼻的情節(jié)居然也接受了,也就是說我是不客觀的
說主題。就我所知,佛教的不同分支其實處世態(tài)度頗為不同,比較早的小乘佛教(又稱上座部佛教)追求的是“熄滅自己的存在”,因為輪回無盡,唯有涅槃才是超脫的方法,而涅槃在梵語里好像就是吹滅蠟燭的意思。至于廣播善緣普度眾生,大概是大乘佛教才發(fā)展出來的,一并的好像連吃素都是是大乘佛教出現(xiàn)之后的事情。當然小乘佛教也有戒律的,比如不殺生。而因果循環(huán)大概是佛教詮釋世界的核心思想了,所以從電影里我沒能看出來佛教派別,然而接近結(jié)尾的那句“佛看重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當下種的因”,讓我覺得或許更接近大乘佛教(似乎普遍認為中國佛教更接近大乘佛教,禪宗密宗都是后來的事情。至于現(xiàn)在有“西方極樂世界”說法的佛教,我覺得離釋迦牟尼所傳大概很遠了),因為小乘佛教更多的是渡己,佛祖本人也已涅槃而去,又有誰來看重這世間的因果。
《大隻佬》觀後感
轉(zhuǎn)自[https://www.ln.edu.hk/philoso/life_death/article_content.php-id-377.html]
曾定金
《大隻佬》是一齣以佛教因果為主題的電影,故事講述大隻佬「了因」和尚因好友小翠無故被逃犯孫果殺害,心生憤怒而用棍亂打樹木,錯手打死小鳥,他在樹下靜坐七日七夜後看到因果,於是脫下僧袍還俗。後來,他偶然看到一名女警李鳳儀的前生──一個殘酷不仁、殺人無數(shù)的日本兵。了因預(yù)知李今生將會死於非命,不得善終。了因被李的善良感動,於是幫助她逃過了兩次大劫
因是上輩子的因,果是這輩子的果。
種下善因,果不一定就會報在自己身上。但是總會有人因為別人種下的善因取到善果。所以是教育大家都向善嗎?
有點覺得還傳遞了“種善因”不是為了個人,而是為了“接果”的后代這種大愛之情。
了因了因,了結(jié)原因。重新再種一顆善因的種子。
凡物皆有規(guī)律,規(guī)律就是因果,不執(zhí)著不強求不干涉,今晚正好在看《吉檀迦利》,“自然在他眼里是神的示現(xiàn),所有樹木花草、飛禽走獸都帶有神的信息”,一下被點亮了。
可以結(jié)合當下事件阿萍來探討。
先說影片,並不是前世今生因果,而是日本兵殺了人,李鳳儀就要死,「萬般帶不走 唯有孽隨身」,日本冰殺了人種下的因,果就要李鳳儀來受,因為她附隨著太多惡業(yè),所以她的果報就是要死償還,就好像玻璃樽在地上是因,阿婆路過拾起是果,地上玻璃樽消失了命運就是業(yè),扔瓶人種下了因—瓶子,阿婆承受的果—瓶子,佛理沒什麼公道不公道。
影片最後乞丐劉華是大隻佬的惡業(yè)延伸出來,他憤怒打死了雀仔,(因?qū)O果種下的因,而大隻)佬憤怒打死小鳥是果,小鳥承受了大隻佬惡業(yè)
大塊頭有大智慧:李鳳儀種善因=孫果得善果≠孫果種惡果=李鳳儀得惡果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