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群體異化的少數(shù)人。那些催吐的、做手術的還有不被理解的有異裝癖的小宇。改變這個世界是很難,如果有不被世界改變的勇氣大概更難。
19年3月開始減肥,7月份減肥成功。從163斤到120斤,肥胖的時候會受很多不必要的委屈,生活中處處設限,想要活的輕松一些,也是因為母親的期待。減肥最重要的不是邁開腿而是管住嘴,但是要健康的減肥還是邁開腿,每天6點半起床去晨練,過了5點之后不吃食物,晚上還要鍛煉1個多小時。舍棄所有曾經給我?guī)砜鞓返氖澄?,油炸的,速食的,碳酸的,皮膚變好了,身體的線條也很好看
影片開頭一段出現(xiàn)一個女生在跑步,她長發(fā)飄飄、妝容精致、身材苗條,旁白是“每個人都想知道維持美好身材的秘密。其實,美麗沒有什么捷徑,對于幸福的饑渴是我前進的動力。.....我知道我的幸福要由我自己爭取,讓我們一起朝向更美好的自己?!松聿墓芾碇行?,完美你的完美?!?br>不錯,這是電影中一則減肥廣告,但它又不僅僅是一則廣告。以這則廣告作為開頭,不但交代了影片故事發(fā)生的大背景,也向觀眾展示了影片中人們的三觀——美好的身材是美麗的標準以及擁有美麗才能獲得幸福。
于是
因上映地區(qū)不同而時長各異,原本在電影發(fā)布的常態(tài),但兩版相差10分鐘之久就難免讓人感覺蹊蹺。
這正是臺灣電影《大餓》的情況。
由于視頻網站上線版本刪除了一條講述異裝癖兒童的故事線,許多影迷直接差評預定,卻就此錯過了導演謝沛如鏡頭里當前社會中真實又殘忍的肥胖生態(tài)。
本文有劇透。
1
30歲,105公斤,這是姜映娟身上最顯眼的兩個數(shù)字。
她的日常生活里,充斥著每個肥胖者可能遇見的尷尬情景。
在炎熱的夏天乘坐公交車,擁擠的人群碰上糟糕的天氣,潮濕的體感帶來揮散不去的汗味兒
胖子一定很懶,胖子身上很臭,胖子不自律,怎么會有人愛胖子呢?
一個影評寫因為減肥而造成心理問題,節(jié)食,催吐。底下評論“你應該多吃蛋白質”“我當時減肥的時候是怎么怎么堅持的”“你運動量太少了,空腹五公里最好”
看抖音一個200斤博主記錄減肥的日常,午飯有一拳頭的米飯,評論依然是“你這一頓夠我吃一天了”“不要吃主食”“有一說一是不是吃的有點多”
胖子真的很慘,我和女主很像,我也有一個好身材愛美的媽媽。我胖到180斤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和我媽吵架
從開始記事起感受body shaming 大一下學期開始每天運動到現(xiàn)在 自律到幾乎從來沒停過 幾乎不吃零食和高熱量食物夜宵 飯量完全正常 為了減肥付出過太多太多 包括代價 就算到工作后還有人和我說“我不相信你那么努力 為什么你那么努力了還是那么胖”?♀?就算瘦到歷史最低體重還是有人說“你這個身高80斤才好看”
anyway 再也不會催吐 感謝家人和一路走來的所有善意 也不會停止運動和放棄追求盡可能fit的身體 感謝老天爺讓我們有時間慢慢改變
這部電影由臺灣導演謝沛如的親身經歷改編,她從小因體態(tài)臃腫,成長過程被同學取難聽綽號、被社會歧視,被親戚朋友“善意的關心”……她想反駁卻始終開不了口,越來越失去信心。
長大后則發(fā)現(xiàn),周遭女性朋友無不為身材感到困擾,讓她決定把這段經驗拍成電影,將隱忍多年的怨言,透過電影傾吐而出。
這是一部一部褒貶不一的電影,有人覺得影片從一開始就擺脫了低級趣味,沒有陷入勵志的俗套表達,選擇了真實地去記錄生活,并且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美好的東西,以此完成電影作為一門獨立藝術的表達。
大餓:胖子的人生,不是由瘦子定義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