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回避韓劇的翻拍,因為受過度燦爛的白圣祖和除了傻白甜就不會其他的吳哈尼的崩壞惡作劇之吻人設(shè)影響。
在第一集開頭看見了徐譽庭的名字,然后開始回想起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劇情。開始抱著希望,可惜的是看完第一集除了一些故事事件上與我可能不會愛你一樣,我找不到兩者共同的地方。
這不是韓版我可能不會愛你,這是普通韓劇愛你的時間。
首先,人設(shè)崩壞了。臺版的Henry盡管不是個好男人,但并非渣男,而韓版的一開頭就把這個角色寫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渣男,有女主做女票還搞大別人肚子和別人結(jié)婚。編劇試圖通過這點來反映女主的霸道脾氣,但相反地效果沒出來,反而一開頭就覺得有點語無倫次了。
陳柏霖和李陣郁都拍過奇怪的她,一個中國版一個韓版。自然兩個人是有共同點的。不過愛你的時間里,角色設(shè)定卻截然不同。 李大仁的角色設(shè)定是什么?悶騷,有才,人品好,不高傲不自戀,婦女之友。他是我心中的理想對象,但他不完美。他懦弱他膽小他總是太過于好人??墒琼n版的第一集,崔元在飛機上幫女二的表現(xiàn),在別人的婚禮現(xiàn)場就這么沖動地打了韓版Henry(記不住名…
這部劇改編自2011年臺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我可能不會愛你是金鐘獎史上獲得獎項最多的戲劇,2011年民視收視率最高的偶像劇,也被譽為臺灣史上最文藝的偶像劇,以上是百度百科原文。
追愛你的時間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原劇,雖然時隔四年,有些情節(jié)已經(jīng)記不清,但是那個堅強的程又青,還有那個體貼的李大仁永遠記在心中。時光荏苒,當年這部劇讓我學會如何堅強,四年后韓版翻拍經(jīng)過歲月的流逝,又讓我體會更多。
一樣的情節(jié),更美的布景,又一次展現(xiàn)一男一女從懵懂的年紀開始的友情。相比臺版,韓版刻畫了更多兩人高中大學的過往,更強調(diào)了17年的友情。其實更喜歡臺版的初老癥狀這個梗,可能四年前體會不深,四年后的我更加感同身受,什么叫做身未老,心已老。
同為女人,很喜歡程又青還有吳荷娜的生活態(tài)度。事業(yè)小有成就,處理工作游刃有余,對待感情也敢愛敢恨,問心無愧。如此優(yōu)秀的女人站在面前,如何教人不動心呢?看到吳荷娜干脆利落的拒絕前任車瑞厚的追求,一次,兩次,三次。。。心里是暗爽的。講真話,看尹均相的顏每次提復合,我的心里總會有個小人講好噠好…
很欣賞河智苑的演技和做事態(tài)度,一直是她的影迷??戳藧勰愕臅r間,好久沒登陸豆瓣了,寫點評價再走。首先這部劇是一部稍帶勵志的,清新的,正向發(fā)展的教科書般的好劇。河智苑的出演讓整部劇的基調(diào)很明快,她不會讓觀眾過于傷心,隨著年齡增長,可愛帥氣的同時,增加了些成熟大氣感。我能感覺到河智苑在努力把劇演好,同時踐行之前影迷對她的訴求,比如她的穿搭和妝容,還有她對鞋品的評價,還有護膚品的選擇,還有對卸妝過程的描述,這些都是之前影迷希望她分享的,她真的努力做到了
說實話,無論有人再吐槽這部劇,至少從最后兩集,我感覺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它。整部劇沒有一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壞人”,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是美好的。到最后大家都找到了各自的幸福,雖然老套但是,我真的很喜歡。相比那些揭露人性陰暗面或者是黑暗的影視作品,我更加更加喜歡這樣美好的大團圓。也許有人會說我太膚淺不深刻,但相比那些惡,我更愿意看到向善的那一面。有人在長久的等待中最終明白了自己的真心;有人將曾經(jīng)美好的記憶放在了心底最終選擇祝福;有人不后悔曾經(jīng)喜歡上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最終也在朝自己的幸福有去;有人逐漸脫掉自己所固定的原則外殼,選擇更加幸福的生活;有人在平淡中珍惜著相愛的點點滴滴;有人為了能養(yǎng)活自己心愛的人而改頭換面……因為心中有愛,才會如此幸福。我很俗套,就喜歡happy ending,而且是那種每個人都幸福的happy ending。很幸運,愛你的時間實現(xiàn)了我的夢想,讓我在觀劇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嘴角上揚。感謝參與這部電視劇的每一個人,無論是演員還是工作人員還是編劇或是導演,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幸福的回憶。那么,親愛的河智苑,…
一直在回憶殺的電視劇,動不動就閃回,反正就是狠狠滴虐,但卻總虐不到點上。作為韓版的《我可能不會愛你》,比較是難免的,我不喜歡那個不愛你的理由,實在是太爛了,死個5分鐘戲份都沒有的跑龍?zhí)祝妥屇兄髋骷m結(jié)虐了17年?臺版里,程又青更像是一早已經(jīng)心知肚明的那個,但她是逃避的一方,而韓版,崔元是逃避的一方,臺版李大仁愛程又青多一點,韓版,我覺得吳荷娜按上去更愛崔元一點。吳荷娜的前男友的角色,看上去就恨不起來,一臉的情根深種但又為勢所迫不得不放的樣子
“愛你的時間”開始就苦虐,后面就甜虐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11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