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ntfulness, inspiration, sadness… Those feelings were mixed in my heart after watching the film, and I could hardly
tell. It reminded me of the lines in the book To Kill A Mockingbird: “You never really understand a person until you consider
things from his point of view…Until you climb inside of his skin and walk around in it.” I was just a person living in the
contemporary time, watching a period of the unfair past revealing in front of my eyes by means of a film, an entertaining tool.
I guess I could never share the similar feelings with those people, black men or white men, living in those days. But I admire
those who fight for equality, even lost their lives.
The plot was simple. The film focused on the event of marching from Selma to Montgomery, which was led by Martin
By this paper, I truly want to say thanks to you, Dr. Martin Luther King. I watched this movie “Selma”, so I learned that Selma is the place where you started your long-term march asking for Africa American’s civil rights. It could be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you and your spirit.
總是把馬丁路德跟馬丁路德金搞混了,為了加深自己對這個美國著名民權(quán)人士的印象,很高興的看了他的自傳式電影。有關(guān)美國黑人人權(quán)的電影也很多了,在這里也要提到一個人馬克西姆X,也在本片中露臉。關(guān)于馬克西姆也有一部自傳式電影《黑潮》,原名就叫馬克西姆X。馬丁路德金是個溫和派的領(lǐng)導(dǎo)者,雖然他們倆被暗殺的命運是一樣的,但是我覺得馬丁路德金是正確的。仇恨和沖突并不能讓彼此的關(guān)系變得更好,就像今日缺乏馬丁路德金這種領(lǐng)袖的美國,也依然不斷爆發(fā)出種族矛盾的騷亂。在這里更要提到一部電影《美國X檔案》愛德華諾頓主演的,就是對仇恨所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了反省,就是因為白人和黑人之間沒有真正的和解。
Selma是Alabama的一個小鎮(zhèn)的名字,是當年馬丁·路德·金(MLK)領(lǐng)導(dǎo)的為黑人投票權(quán)而游行的起始地,是The Voting Rights Act (投票權(quán)法案)這一關(guān)鍵聯(lián)邦法律的得到通過的動力之一。這部片子的上映實在是不能再合時宜了。首先是以John Roberts為首的最高法院在幾個月前廢除了The Voting Rights Act里面幾個關(guān)鍵的條例,其理由竟然是盲目的“現(xiàn)在南方各州已無種族壓迫或歧視,少數(shù)種族的人們已不再需要聯(lián)邦法保護。” 接著是不斷涌現(xiàn)的無辜黑人公民被警察草率處決的事件(Michael Brown,Eric Garner),以及紐約的兩位警察剛剛被謀殺的事件。紛紛上街的人數(shù)逐漸增加,而改變的前景卻不容樂觀。人們很迷惘很沮喪。美國的人權(quán)的現(xiàn)況在明顯的倒退。在太平洋的另一邊,一場小火也奄奄一息。
Selma及時的出現(xiàn)了,在大熒幕上帶領(lǐng)我們回到了那個媒體技術(shù)剛剛起步的時代,一個人們冒著生命危險上街的時代。它在大處講述了MLK 為了呼吁國會通過保護黑人投票權(quán)的法案而做出的臺前幕后的努力,從小處也對事件一些關(guān)鍵當事人——MLK及他的妻子,總統(tǒng)LBJ
第一次去影院看政治性那么強的電影,好些單詞沒聽懂,有些段落看得昏昏欲睡。電影沒有拍馬丁·路德·金最著名的演講。影片重點講述從塞爾瑪?shù)矫筛珩R利的三次游行運動與金不斷向總統(tǒng)施壓要求發(fā)起議案改變黑人無投票權(quán)的現(xiàn)狀。影片還穿插了金的信仰,他的堅定與猶豫退縮,以及他婚姻生活的污點。
第一次游行金沒有參與,游行者在通過埃德蒙德·佩圖斯大橋時遭遇警察的暴力驅(qū)趕,暴行一經(jīng)媒體報道,舉國嘩然。金更是號召更多人參與第二次游行,有不少白人從全國各地趕來聲援。第二次游行聲勢浩大,橋另一端的警察也表示了退讓。然后出現(xiàn)了我最為不解的一幕——金跪下禱告,然后轉(zhuǎn)身向后走去,游行不了了之。事后,金對此的解釋是:一、他不明確警察這樣做的目的什么,也許是個陷阱。二、他們沒有攜帶足以走完游行的食物和裝備。有位白人牧師說,金跪下禱告,從上帝那里得到啟示,然后遵從了啟示。這段話,若是放在以前,大概是聽了就罷。但是和基督徒們交往的經(jīng)歷,讓我能夠認同這樣的選擇,并有一些感悟。最后一次,他們爭取到法院判決——游行合法
看完的第一感受是非常平和,這種平和在一部描述黑人平權(quán)的電影中能體現(xiàn)出來非常難得。我們可以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看到許多關(guān)于黑人,同志,變性這些話題的討論,美國最高法院也做出了同性戀婚姻合法的判決,我覺得這種現(xiàn)象非常好,很多生活在社會角落的人得到了承認,但是我看這部電影關(guān)注的不是塞爾瑪這個事件的本身,而是電影對于這件事的表述手法,以一種娓娓道來,心平氣和,不煽情,不做作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歷史態(tài)度,同時這是一位43歲的女導(dǎo)演的作品,我為這樣睿智,大氣的女導(dǎo)演鼓掌。
人不是神,不可能完美,電影中的馬丁不完美,有心計,會出軌,但卻最真實,他一定知道游行會有這樣的后果,同樣他也知道這樣才能贏得輿論,獲得關(guān)注,可以說是他把這些人送到對手的棍棒下,當然他們的犧牲贏得了民主的勝利,那么不把馬丁路德金描述成一個完美的英雄,而是真實還原一個肉身的馬丁,這一點本身就很難得,一個美國記者說,不感恩戴德是一個強大民族的性格,這部電影對馬丁的刻畫也表現(xiàn)了這位女導(dǎo)演成熟的電影態(tài)度。
【塞爾瑪】平等讓人類等了一生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