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約翰.列農(nóng)的理想世界>那張DVD.
看到一些很美麗的東西在里面.
列農(nóng)死的時候,最后一個神樣的偶像死了.
我們錯過了一個時代,80年代開始的時候,某個時代正隨著他的死亡而結束.
可以將音樂變得偉大.在迷茫的時代里唱出了他的聲音.呼喚愛跟和平.
我變得不想多做評價,因為我以前用了太多的熱情在沒用的事情.
也許我一直都沒有向前看過,而總是回頭看著已經(jīng)落幕于歷史舞臺的那些人.
我們被無用的資訊填滿,接受著沒有真實價值的新聞,聽著沒有意義哀嘆愛情的歌曲,
咀嚼著并沒有經(jīng)歷真正痛苦矯柔造作的傷痕青春文學.
因為我們的時代已經(jīng)沒有真正的大師,沒有上帝,沒有信仰,甚至沒有愛.
文明和人們的思想,一寸一寸的被核彈爆炸般充斥著于我們視覺聽覺的資訊吞噬掉,
然后產(chǎn)下如被核輻射毒害過的幼兒般的所謂的"文化"
沒有干凈的信息來源.
我們的時代是如此的和平美好.所以沒有人能察覺到這種由利益驅(qū)使著的污染.
如果列農(nóng)活到今天,會不會知道我們被一種多么畸形的文化包圍著?
不過,每個時代都有它自身的問題.
LOVE OR HATE,生存或死亡,所有的關于情感的終極問題困擾著我們,因為這事關信仰。而信仰使我們心中抱有希望,不再脆弱,我們可以由此為我們的一切言行舉止找到意義,從而我們作為生命個體而言就會自認為活得不虛此生了。
而無關這個意義是好是壞,意義本身就是我們確信我們存在過的有力證明。所以無論是藝術家還是我們普通凡人,都在畢生找尋著我們認可的存在意義并實行它。
藝術家之所以更吸引人們的關注,是因為他們以一種更有技巧的方式向大眾明確而坦白的表達了他們追尋生命意義并成長的過程。比如列儂的藝術前期和后期表現(xiàn),從追尋生命意義的角度無所謂好與壞,只是他的表達而已。
列儂表達了他的看法,用藝術的方式,那你哪,要如何去做哪?在這個信仰缺失,精神崩潰,心靈無比脆弱和空白的時代,你會如何去做哪?聽從心靈最深處的回響,不懼怕死亡,努力的追尋吧,希望你是在路上的幸運兒……
看的這部片子,《Imagine》,列儂的理想世界。
作為Beatles成員的列儂,作為和平呼吁者的列儂,而最重要的表達工具就是他的歌。
這簡直不可理喻,臺上的Beatles唱歌,而臺下的少女們在毫無休止的尖叫,或者據(jù)采訪時所說的,在Beatles的現(xiàn)場能夠感受到高潮般的快感。
后來,在那大型的體育場,就在中間弄個小臺的Beatles已經(jīng)不是用音樂了,他們只消拿著吉他在那邊,奏出的音樂有多少人能聽得清都已經(jīng)成為問題了。
這幾個留長發(fā)的家伙已經(jīng)是所有年輕少女的大偶像,音樂反而退居其次。60年代的年輕人們已經(jīng)體驗了最瘋狂的粉絲作為。
EMI大樓天臺上的演出,這該是如此奇特的告別。等到后來,看演出的歌迷們,才知道,這四個成員幾千萬的悲傷正像雨點般從高樓上紛紛下墜。
他們說洋子毀了這支偉大的樂隊。
列儂那么說,左手與右手之分,列儂與洋子,他們沒法分開,甚至排練,洋子也要坐在列儂旁邊注視著他們的排練。結果就毀滅了。
有那么次,洋子覺得該讓列儂與她分開一段,她想可能真是哪里出錯了。他們應該分開一段,一年零六個月
【約翰·列儂的理想世界】別把歌曲跟自己的人生搞混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