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xzdy.co.cc/2012/04/in-wild-mountains6.html
野山 (1986)
本片獲得1986年第6屆金雞獎最佳影片。
電影講述陜西山區(qū)村子中兩對男女的故事。在陜西山區(qū),一個青年與老婆離婚后住到非親非故的大哥家。青年每天起早貪黑做豆腐到鎮(zhèn)上賣,大哥的老婆嫂子很欣賞青年的干勁。嫂子去青年的前妻家說情,想讓他們復婚。但是前妻思想傳統(tǒng),認為青年不老老實實做農民,不同意復婚。青年思想活,從鎮(zhèn)里回來后打算養(yǎng)蠶致富。沒有人愿意與青年合伙,只有嫂子將自己的私房錢給了他做本錢。青年養(yǎng)蠶很辛苦,嫂子就主動幫忙,惹得村子里很多閑話。夏天來臨,此時是養(yǎng)蠶的關鍵時期,但一群麻雀來襲后,蠶全部死了,青年血本無歸。前妻看到青年慘狀,回到青年身邊說服他老老實實當農民。但青年不肯,兩人不歡而散。青年來到鎮(zhèn)里打工,賺些錢后又打算養(yǎng)飛鼠致富。雖然大哥沒有幫忙做擔保,但青年的貸款還是批下來了。于是,青年盡心盡力的照顧起飛鼠。大哥追問嫂子私房錢的去處,嫂子不說,兩人大吵一番。隨后,大哥與嫂子的關系在全村人的閑言碎語下繼續(xù)惡化
1985、86這段時間,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段之一。脫離了經常請家長的后進狀態(tài),印象深刻的物質上的窘迫得到了初步改善,平生第一次在自覺狀態(tài)下喝了白酒并覺得美好,食堂八毛錢一份的黃瓜木耳炒肉片很好吃。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次印象深刻的通貨膨脹還沒有到來,在一個少年的我的眼里,理想遍地,周圍充滿了生機,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有一部電影叫《野山》,還不能體會城鄉(xiāng)的巨大差異。幾乎是二十年后的2004年,才聽說了這部電影,而終于在2014年的大年初三得以看全。
可以說,即使是在今天,我也仍然認為《野山》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雖然表面上結尾確實是弱了些,有些引導說教的味道。本來么,踏實有踏實的安穩(wěn),激情有激情的喜悅,選擇不同而已,該沒什么誰好誰壞。但是,實在不應該脫離當時的意識形態(tài)背景來苛責編導,他們試圖淡化這種味道,在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阻力中游走騰挪、表現(xiàn)真實,有勇氣、有智慧,這份努力,清醒寬厚的人當已看到。更何況,放在八十年代,這部片子真當?shù)闷稹罢衩@發(fā)聵”四個字。
沖擊眼球的元素很多
【野山】辛明主演,自用復習標記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