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玩了幾天,剛回來。繼續(xù)。
《刺殺蓋世太?!愤@部電影講的是二戰(zhàn)期間一個著名的事件,刺殺納粹頭目海德里希。同樣的故事在2016年也拍過電影,名為《類人猿行動》。兩部電影角度不同,后者主要是寫捷克傘兵和抵抗組織的策劃行動。前者則是寫這位被刺殺的蓋世太保海德里希的各種行為。至于哪部好看,各有各的說法。我自己的看法,若是看情節(jié)對話以及故事性,《類人猿行動》要好看點,若是從遵從事實以及拍攝技巧,《刺殺蓋世太保》更勝一籌。
影片依據(jù)的歷史背景是這樣的:
說起來也是一個巧合,上周去看了《正義聯(lián)盟》,在影院看到了這部電影的海報,看到是下周上映,于是準備下周來看一下。然而在11.24,整個影院只安排了這一天放映,而且全天只有一場,購票的時候還在猶豫是不是要看這部電影,最后買票時看到包括我也才五個人,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這部影片。
與我預想的不同,我原以為影片會圍繞刺殺行動展開,從刺客開始,一點一點講述他們成長起來最終展開刺殺的故事。沒想到影片是以海德里希的成長展開的。講述了這個納粹黨員如何一步步變成蓋世太保。不得不說
其實這不是一部嚴肅的歷史傳記片,而是一部偶像傳記片。這就好比國產(chǎn)劇一樣,很多國產(chǎn)古裝劇,其實都不是嚴肅的歷史片,而是古裝偶像言情片,比如什么武媚娘傳奇、羋月傳等,畢竟為了劇情需要,有很多瑪麗蘇橋段,片中的人也都是帥哥美女,十分養(yǎng)眼。所以大家就不必以嚴肅的歷史傳記片來要求了,那樣對它來說太苛責了。這只是一部十分養(yǎng)眼的歷史片,劇情走向和真實事件雖有出入,但也大體一致,最關鍵的是,片中的帥哥一抓一大把?。≌娴氖且淮蟀寻?!
片中的海德里希被稱為“納粹的斬首官”
<圖片1>
看過《辛德勒的名單》人一定會對二戰(zhàn)期間德國納粹黨令人發(fā)指的暴行清晰而深刻。是的,那個特別的年代,猶太人的命運還不如一只螻蟻,他們隨時都會接受到死亡指令,消失在空氣里,消失在納粹黨慘無人道的屠殺里。沒有人清楚,以希特勒為代表的納粹分子為什么會恨猶太人如此入骨,要趕盡殺絕?也沒有人清楚,到底有多少猶太人死在了德國納粹的手中,幾百萬或者是千萬,歷史沒有一個確切的數(shù)字,我們只知道,那段慘無人道的歷史,離我們并不遙遠,那些無辜被屠戮的猶太人,一直在等待著有人為他們雪恨。
<圖片2>
戰(zhàn)爭是殘酷且血腥的,這個毋庸置疑。那場將整個世界都拉入了戰(zhàn)火浩劫的二戰(zhàn),最終付出慘重的代價而結束,但如果不是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去改寫戰(zhàn)爭的歷史,今天的世界可能不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那些曾經(jīng)在二戰(zhàn)戰(zhàn)場中不顧自己生命而冒死向黑暗亮劍的勇士,是他們改寫了二戰(zhàn)歷史,讓那漫長的屠殺之路得以提前終結。2017年11月24日,一部關于刺殺當年希特勒身邊殺人狂魔的電影《刺殺蓋世太保》上映了,這部在豆瓣評分只有6.2的電影
基于二戰(zhàn)期間兩名捷克士兵刺殺蓋世太保首領海德里希的真實事件而拍的電影。
結構上比較獨特,開場就是刺殺行動,然后就開始了倒敘,倒敘還分成兩部分,先是講述海德里希的發(fā)家史,然后回述執(zhí)行刺殺任務的兩名捷克士兵的境遇。兩種不同的敘事視角,最后統(tǒng)一融合到刺殺行動以及之后的納粹追捕、報復情節(jié)中。故事講述還是挺流暢的,基調很嚴肅,最觸目驚心的是清理猶太人和最后對村民的報復,說殺就殺,開槍的毫不猶豫,挨槍的也不哭啼求饒。海德里希的孩子出生時他卻在看屠殺猶太人的錄影。生與死,就這么不動聲色的交替。
影片沒有著力去渲染海德里希的罪惡,只是一場開會討論歐洲各國猶太人數(shù)量的戲,但是最后奄奄一息之際還不忘把屠殺猶太人計劃交給前來看望的希姆萊,這種執(zhí)著,讓人細思極恐。沒有濃墨重彩的表現(xiàn)反抗軍、地下黨的英勇,反而在兩名捷克士兵與兩名女接應人之間安排了一些生活戲,輕松了氛圍,也是為后面的殞命做情感鋪墊吧。最讓人想不通的是,為什么刺殺行動后
《刺殺蓋世太保》歷久彌新!一群普通人面臨國家衰敗的選擇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2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