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說這群人呢,自詡為文人,只要是說中國不好的,他們很快就舉起雙手贊成。中國不是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承認。最煩的就是那個陳畫家,一輩子看不起中國,我們中國在慢慢發(fā)展入不了您的法眼。明知道中國在國際地位上西方國家一個個虎視眈眈找我們的麻煩,挑我的刺,你們真是會給我們找麻煩啊一群民主婊。
2020.1.1—4.30 第一次按順序完整的看完、聽完第一季,之前也會斷斷續(xù)續(xù)的在優(yōu)酷看幾集,但是今年元旦起決心從頭開始(當然,誰也沒想到之后會有一場席卷全球的疫情)。一開始是看視頻,大約第50夜后就轉戰(zhàn)看理想app收聽,沒有了畫面和彈幕,純粹通過聲音感受文字的力量
#文獻/視頻/一千零一夜
第1-3期介紹《了不起的蓋茨比》(也有譯為《大亨小傳》的),這是美國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描寫美國夢的經(jīng)典作品。下面是我對該視頻做的筆記:
一百年的美國夢和今天的中國夢有很多相似之處。具體來說就是一個國家中的每個人都在追求某種統(tǒng)一標準的成功,例如腰纏萬貫,名揚天下等,而且這個國家還以這種現(xiàn)象為榮,認為這代表的是某種盛世容景。
小說描寫的時代是1920年代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給美國帶去了巨大的財富,但同時戰(zhàn)爭也顛覆了很多傳統(tǒng)的認知
這些天不知怎地突然關注起《一千零一夜》,鏡頭下夜晚的北京,看著梁文道先生神采飛揚地講著關于書的內(nèi)容和講解,實在是一種精神享受。 關于讀書,梁文道先生在節(jié)目里提過“很多人抱怨這個時代,已經(jīng)沒有人讀書了,但我不這么認為”。好像這個時代談起讀書已經(jīng)不那么被重視,是一件越來越不容易堅持的一件事。但是一千零一夜讓我重新刷新了對讀書的認識,以及怎樣去讀書
01/02 了不起的蓋茨比
綠燈的象征;
我們所有的夢到了最后都會拋棄我們,仍然在遠方,我們被時代的浪潮,被這個社會,被不可逆轉的命運,往后推得更遠。
此書出版后滯銷,直到二戰(zhàn)美國政府和出版社合作出版大量平裝書送往前線給士兵解悶,士兵讀后大為感動,家書中稱贊不已,五十年后這本書聲名見隆
【我身處其中又置身事外,聽聞著人世變幻無窮的面貌,我感到既入迷又厭惡?!?br>時代背景:1920年代 爵士年代 jazz age: 一戰(zhàn)后美國國力上升,整個國家向錢看,但價值觀崩潰,爵士樂代表著美國終于有了自己的聲音
美國東岸 紐約長島區(qū)
士兵感動的原因是此書描繪了一戰(zhàn)后的世界
Art Deco:裝飾藝術 上海和平飯店
紐約是美國夢的頂峰標志
1920年代,現(xiàn)代主義開始興起,但重鎮(zhèn)是歐洲,美國文學還非常傳統(tǒng),菲茨杰拉德與妻子澤爾達及海明威在歐洲游歷,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技法,康拉德身上學到的“精簡的選擇”,《了不起的蓋茨比》求精致而不求全,每一個片段高度濃縮,往后往前數(shù)年之間壓縮在一瞬之間。而菲茨杰拉德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贖罪
#文獻/視頻/一千零一夜
第6-7期介紹《老巴塔哥尼亞的火車》,是美國當代知名旅行文學作家保羅?魯索代表作之一。文字以毒舌著稱,以至于被他旅行過的地方都要希望他高抬貴手。下面是我對該視頻做的筆記。
視頻主要討論了旅行文學在當代的價值。人類如今的足跡已經(jīng)遍及了地球的各個角落,每個值得去的地方都已經(jīng)有了汗牛充棟的書和視頻來描述,旅行還能怎么寫?該書的作者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即從美國的芝加哥坐火車一路向南,直至美洲大陸的最南端,阿根廷的老巴塔哥尼亞,描寫這一路是看到的人事物
【一千零一夜 第一季】《一千零一夜第一季》筆記(一)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2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