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三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首一票老爺們兒唱的片尾曲,仔細看了下是武警指揮學院的武警哥們唱的,實在是相當難唱的一首歌,于是在怎么樣也得給個3分。
劇本身,就正如標題所寫,龍一的劇本終于沒有再現潛伏的輝煌,前半段拖沓冗長,即使您想表達一種無產者有血有肉,信仰堅定的狀態(tài),其實也不必花那么多篇幅來反復表現。借錢的過程幾乎占據了整部劇的大半時間,如果不是后來在電視上看到了后半段,我想我到現在都不會有機會看完整部劇在這里寫影評。
張嘉譯的表演一如既往話劇味十足,他真是那種少有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讓人誤會他是中戲畢業(yè)的演員。相對比潛伏中雷哥飾演的余則成,誰還能聯(lián)系起那個曾經剃了炮子頭,兇狠彪悍的黑道大哥?所以說人家雷哥現在走向大銀幕都是有道理的,古裝扮相再丑,但人家演技在那,嘉哥雖然長得平頭正臉,但總歸是擺脫不了熟男悶騷的性感樣子,蝸居中嘉哥之所以如魚得水,名聲大振,實是撞到了哪一種最適合他的角色。
后期的高潮,充滿了倉促的戲劇化意味,這就是將大幅篇幅都用于過分渲染借錢的后果
http://loveinapuff.blog.163.com/blog/static/17075455120117111649146/
“他的臉很英俊,他的笑容很純真,他的氣味很好聞,他是個很容易讓女孩子動心的男人……《黎明之前》”
諜戰(zhàn)劇最熱的那陣子我都沒顧上,相對于電影,好吧,我對電視劇有偏見。再爛的電影,只要我選擇了,我都會堅持把它看完,但是對感興趣的電視劇,我則常常用手中的遙控器,快進、跳過,挑肥揀瘦,盡量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我最想看的人和故事,至于那些純粹為了拖延劇長設置的副線、配角、明顯無中生有橫插一杠子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忽略不看。所以,讓我跳不過去、舍不得快進的電視劇,一定是真正的精品,比如2003年日本版《白色巨塔》、2005年《亮劍》以及這部最近才找來看的《黎明之前》。
人們常把孫紅雷的余則成(2009年《潛伏》)、吳秀波的劉新杰(2010年《黎明之前》)、張嘉譯的熊闊海(2011年《借槍》)相提并論?!稘摲返拇_是諜戰(zhàn)劇風潮當之無愧的開山之作,特別是孫紅雷和姚晨的突破性表演,在那時一炮打響、脫穎而出,紅透半邊天
我現在對什么影片都不想評價什么,只是對買日貨的人說一句話,你可還有血性?可還是人?
本人打分寬厚,不是結尾太脫離就給五星了,前些天看了央視一檔欄目家事,有一集介紹趙一曼,感觸良多,熊闊海再窮還妻兒陪伴有個家,趙一曼搞地下工作窮的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在武漢暴露帶著孩子逃往上海,沒錢買票混上了船,結果到上海船老板派了個伙計跟著她取錢,既無親友也不能去聯(lián)絡站接頭,無奈當街插草標賣孩子,伙計動惻隱之心才放過了她,看的時候就想到熊闊海,真實歷史與虛構人物相互交織,愈發(fā)感動,敬佩革命先烈!
情節(jié)羅嗦,主要人物多傻乎乎的,配角們也不出彩,最囧的是哪個電信的裴小姐,感覺像是被潛規(guī)則了的服務性行業(yè)人員,對姜偉非常失望,潛伏的那股子靈氣到哪里去了,糟蹋了這么好一部小說,這部小說的精髓完全沒體現出來
又是一部關于信仰的寫主旋律的劇,張嘉譯和張子健、羅海瓊、顏丙燕的演繹真的好出彩,包括最小的熊嫣嫣小朋友,一切似乎都是注定的,雄闊海十多年前被師傅趕跑了去了武漢,順便在當時就參加了革命,從此他就開始了他的堅持信仰而滿嘴謊話連篇的日子,看著他真的好辛苦。
而同樣的,也是整天謊話攙著真話說的楊小菊就更加俏皮可愛了,也許就為了突出他是國民黨的緣故吧,為所謂的撫恤金一次次的措辭,搞笑透頂,而他單戀裴小姐那段也真的有些感動,可是峰回路轉下,這貨跑熊曾經的房間去“放水”了,著實讓人大跌了眼鏡兒。
高調的特務是楊小菊,而低調又百般抵賴的是熊闊海,從小聽隋唐演義的我,似乎到了最后,才明白這熊闊海和隋唐的關系,一個個的人物都為了貼近那幾千年前的英雄亂世史。
極端的于挺和老滿,因為電視劇的緣故,人物形象居然很豐滿,這就是所謂的軸人,認死理兒,而天降大任的熊掌柜一生落魄,最后把妻女都給搭進去了,也著實慘烈,安排讓嫣嫣得了那不好醫(yī)治的哮喘,因為書真對老公和女兒的那種最深切的愛與牽掛,他們幾個最后都會掛掉
《借槍》還不錯的國產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30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