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部1951年的印度電影,里面人物的精神面貌居然感覺比現(xiàn)在的還要開放。尤其那個女律師,有點所謂的現(xiàn)代女性的風情了。
我很奇怪,現(xiàn)在的印度電影反而更有印度傳統(tǒng)風味。
電影整體不錯,故事傳統(tǒng)。值得看看。
最后我想提下,電影史最早的女律師形象是哪個呢,歐美方面我印象中50年代之前沒有,之后也很少。
難不成這部印度電影是首例? 提到西方,其實 雖然提倡所謂女性主義,但是以前女人在電影中通常沒有職業(yè),有的話 也就是演員(包括歌唱舞蹈),秘書之類??赡苓€不如印度,中國,蘇聯(lián),日本之類
終于從頭到尾見識了傳說中的《拉茲之歌》~
2個半小時的電影,有一個小時的歌舞~
其中一個場景是拉茲和律師女友第二次約會,在海邊,正在情到濃處,女友撒嬌似的發(fā)嗔:你真是個野人~拉茲立刻臉上變色,一個巴掌把女友打倒在地,再補上一腳,嘴里罵個不停:你竟敢罵我是野人~
女友立刻撲過去抱住拉茲的腿,享受的道歉:拉茲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雷死啊~
姑娘們不要和印度小伙談戀愛,切記。
那天晚上CCTV6播的電影
陪爸爸媽媽重溫了他們那個年代的回憶
看到最后覺得電影過于冗長,情節(jié)有點拖沓
其中也有不少BUG
比如拉茲謊稱自己是修鋼琴的,仆人難道不會懷疑他為什么兩手空空不帶鋼琴調(diào)修工具么
以及后來在法庭上麗塔說拉絲是拉貢納特的兒子的證據(jù)就是兩個人長得像、聲音一樣~~囧~~雖然拉茲在之前已經(jīng)由他母親那里知道拉貢納特是他父親,但是麗塔貌似是不知道的吧?只能說,那是個沒有DNA的年代……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還是不錯的,算是當時印度社會的一個縮影吧,貧富兩極分化,等級制度的黑暗
看的時候覺得拉貢納特很欠PIA,這個悲劇可以說是他那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造成的,這是個人家庭的悲劇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劇,其根源當然就是已經(jīng)成為一種社會體系的種姓制度。如果拉茲在他的教導下長大,會不會也變成另一個拉貢納特?
看到小時候的拉茲因為擦鞋掙錢而遲到被老師趕出學校那段時,我覺得他真的好可憐~ 他只是一個小P孩,有什么錯呢?是這個社會把他逼成這樣的,把一個孩子逼上犯罪的道路。當然拉茲可以選擇不去偷不去搶
[原文鏈接]
《音樂天朝40年》NO:002集《一貧如洗開始愛》
原創(chuàng) 喇西道爾吉 魔鴨音樂 6月22日
如果像我在上一節(jié)里說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永久解放了“吉他”在中國的存在。那么1970年代末印度電影“流浪者”進入中國,似乎釋放了中國青年在文革中被塵封戀愛方式,人們逐漸開始把戀愛看成是一件自由的事了。 “流浪者”是一部呈現(xiàn)印度等級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歌頌人道主義精神的電影作品,但它大篇幅的利用青年愛情作為電影敘事載體,這部分情節(jié),激發(fā)了中國青年開始敢于向異性公開表達愛意了
——你們真不知羞恥
——身世才講羞恥 我是強盜 從前我的祖父是強盜 我父親是強盜 可我不是強盜 后來是你丈夫把我逼成了強盜 …有一年我被抓了去 你丈夫斯達納特給我捏造了個罪名 其實那時候我什么罪也沒有 就因為我是強盜的兒子 給我關(guān)到監(jiān)獄里去 是你丈夫斷送了我的一生
那時候拉貢納特說過:父親是個好人 兒子一定是好人 父親是個做賊的 兒子也一定是個賊 我到要看看 拉貢納特的兒子是不是好人
我該給你道喜了 法官老爺?shù)暮⒆?生在骯臟的臭水溝里
——這兒不用你這個賊 快去結(jié)賬 滾蛋!
這片子居然有8分以上?
原因:1.情懷加成,中老年懷舊
2.影迷標榜品味獨特,老片自帶逼格
3.相比其他印度咖喱片要相對高明一些,于是瘋狂拔高
4.相比現(xiàn)在,歷史自帶的寬容眼光
5.口口相傳,包裝成為經(jīng)典,一代中國人的集體回憶
6.戛納加持,從西方人的眼光反觀電影本身,就像照了一次鏡子,自戀的情緒讓人感覺又好看了一點呢
其他的因素也想不出來
印度情節(jié)長片:
戀母的瀟灑獨立的窮小子,小鳥依人的富家女(哪怕是女律師),青梅竹馬,囚禁女主的邪惡上層社會油膩男
流浪者:現(xiàn)象級劇情片 配樂留在每個人的心里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3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