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親愛的,你太讓我失望了。你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樣……
B: 可惜我并不了解我在你想象里的樣子。
A: 你看上去那么完美,我本以為……
B: 你猜一個人孤獨久了,會變成什么樣子?
A: 我怎么會知道!我不孤獨。
B: 是啊……你會知道的。
我時常能看到,我體內(nèi)的esther,站在黑暗角落的昏黃燈光下,小小女孩天使般的身影,帶著滿身掩蓋不住的疤痕,以及不為人所知的過往,一雙漆黑卻冷酷的眼睛,緊緊盯著我,與我對峙。她是我靈魂分離出的孩子,天真貪婪,陰郁殘暴。
每個人心里,都隱藏著esther。只是大部分的時候,她被掩蓋的很好。
豆瓣上有一篇影評,說,“人人都是孤兒”。我很喜歡這句話。
我們出生,經(jīng)歷童年,那時孤單的含義很淺薄。無非是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沒有朋友一起戲耍。
慢慢長大,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第一個事實,便是我們生來孤獨,并將孤獨終老。
這種孤獨和身邊喧鬧的世界無關(guān),和愛情,家庭,一切物質(zhì)可視的東西無關(guān)。
它是心靈上的。
沒有人可以說自己不孤獨,即便他擁有完滿家庭,成功事業(yè),和睦友朋。
ESTHER這個名字,是她為自己選的,她在精神病院里并不叫這個名字,并且我也不認為精神病醫(yī)生會給這個病院里最為殘暴的病人取個名字。
ESTHER,有兩個含義,一個是家里的女主人,一個是安靜,文雅的女子。
有意思的是,后一個含義是她給人的表象,后一個則是她自身的欲望。
這不是很像我們做過的一個心理測試嗎?
ESTHER是一個心理和生理都有疾病的33歲的成年女性,這也決定了她在這個家的地位,她能夠用自己全部的生活經(jīng)驗,加上小女孩的外表,來顛覆這個家一切。
她知道要怎么裝扮成一個無害的,優(yōu)雅的小女孩。
帶上牙套,穿著塑身褲,用白布把胸部裹住,明明精通于鋼琴和繪畫,仍舊能夠拿捏著小女生應(yīng)有的水平。
且不說這個片子所帶來的令人沉重的對于人性的思索,ESTHER完全超越了一個精神病應(yīng)有的水平,她甚至像一個心理專家。
可惜的是她最終還是自己毀了自己。
不是因為她不夠聰明,而是因為她的不夠清醒。
她在墻上畫的所有的畫,都是JOHN和成年女性的性交畫面,而不是小女孩,但是她仍舊執(zhí)迷不悟的企圖用看似小女孩的身軀去勾引JOHN。
失敗是必然的。
孤兒怨:認知錯誤帶來的慘劇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