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說電視劇《風箏》是一部“史詩”,這個評價很高。這是說《風箏》不僅超越了諜戰(zhàn)劇,也超越了一般的年代劇?!笆吩姟钡脑u價,是《風箏》的內里,但“史詩”的外在是什么樣子呢?
也許,詩,只可意會,不可言說,不可描摹。但對于《風箏》來說卻需要辯析一番,因為有著史詩意義的《風箏》被同一個人同時認作一部偉大的作品和一部有爭議的作品。而且,對比柳云龍的《風箏》與柳云龍的《暗算》,評論者依然傾向于將《暗算》列為經(jīng)典。照理《風箏》被譽為史詩,已經(jīng)是經(jīng)典無疑了
鄭耀先,是軍統(tǒng)高級特工,雙商在線,是戴笠手下的一員大將。
在潛伏的10年中,他有初戀程真兒陪伴,度過了孤獨又難熬的日子。
在后來的日子里,中統(tǒng)的林桃,又真的愛上了鄭耀先,甘愿過上普通人的生活,兩個人平靜生活了幾年,成為了真正的夫妻。
但是,后來林桃自殺,鄭耀先在年老的時候,又跟韓冰相遇,兩個人本想攜手度過人生最后一段日子,卻又發(fā)現(xiàn),彼此的真實身份。
在鄭耀先艱難的一生里,有3個女人愛他,可是,他最愛的是誰呢?
初戀的陪伴,共同度過了艱難的時光
程真兒是鄭耀先的初戀
《風箏》有緊張熾烈的情節(jié),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劇中鄭耀先對自我身份認同的糾結,與自我救贖,都很有看點。該劇與柳云龍其它的作品一樣,拿出的劇本故事是智商在線的。
該劇還有間諜對自我身份認同等觸及人性的筆墨,實屬難得。經(jīng)歷過生死考驗和人性抉擇,依然選擇呵護著心里的一抹星火,總好過沒有理由的堅持。從這一點來說,該劇也將自己從主旋律劇里拔高了一層。
《風箏》改變了諜戰(zhàn)劇中正面角色的設定和敵人的臉譜化形象,該劇對解放戰(zhàn)爭時期隱蔽戰(zhàn)線那段斗爭史的還原,真實、唯物。
在劇中的時間線里,誰是伴隨六哥時間最長的人?不是知己寒冰,不是發(fā)妻林桃,不是女兒周橋,不是徒弟小五,不是兄弟宮庶,也不是戰(zhàn)友老陸老陳,是誰呢?是傻兒。高君寶存在的時間從高占龍死一直到鄭耀先死,全劇中的時間跨度僅次于鄭耀先,為毛?
傻兒這個角色戲份不重,但佳句頻出,親見父親被殺的沖擊,摸頭拍磚的搞笑,秋荷墳前的怒喝,天臺自盡的悲壯,夜雨寄北的震撼,場場點睛。。
傻兒仿佛是鏡子另一面的六哥,風箏、影子負責信仰,舍棄了愛人,兄弟,孩子,生命,是時代中能人所不能的堅守者
“風箏”若無刪減,必為絕章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5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