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演在座談?wù)f他們是用的先鋒的方法拍,就是第一遍只是進入情緒,還有很多時候是random take,最后footage每天拍攝都有兩個小時,他們拍了三十天,所以六十個小時的source,用了九個月去剪輯成98分鐘。他們只想給時間讓演員去explore角色的內(nèi)心。
編劇說,所有film school都教你怎么寫對話,他只是想試試,臺詞不多會怎么樣。
這部電影的composer下了大力氣。
最后那段車禍+音樂會+火車的剪輯配合音樂贊爆了。
那個模糊的結(jié)尾,包括編劇說的life is gray,我都很喜歡這樣的idea和表達。
I appreciate all of these.
BUT.
這部片子,我不喜歡。
片子的簡介很簡單,就是一個英國的exchange student的到來完全改變了host family的生活。
假若沒有看劇透,那么前面半個小時大概大家都在explore到底要講什么。在座的一個女孩說我還以為要講immigration。或者新來的女孩是否會和這家里的女兒的男友搞上之類的。
但是是這個女孩兒跟這家里的男主人搞上了。
師生戀+老少戀(女孩年齡跟男人女兒年齡相仿)+婚外戀。
編劇真是DID A GREAT JOB
一個出軌的故事,被拍得這么美。
17年的婚姻,漂亮的女兒,每年一張花園全家福,這就是中學(xué)音樂教師Keith的平凡生活。一切因一個來自英國的住家交換生而打破。相信一見鐘情么?看來更像是一種化學(xué)反應(yīng),把Sophie接回家的第一時間,身為房東、教師、人父的Keith竟會偷偷翻看女孩的旅行箱,從而發(fā)現(xiàn)了他倆之間最重要的催化劑——琴譜。
導(dǎo)演自己把這部98分鐘的電影分為三部分:70%的時間用來展現(xiàn)忘年戀男女小心翼翼的接觸、掙扎于道德自律和強大的愛情磁場之間;20%的空間讓愛釋放,從互相依賴的眼神和克制的肢體接觸中,重燃生活的激情;而最后的10%,一切都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私奔計劃被女兒的自殘沖毀,和大多數(shù)出軌未遂的故事一樣,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生活回到原來的軌道。小三消失,一年一度的全家福依然繼續(xù),唯一多余的,是Keith笑容僵持之后那一抹無望的嘴角下落。
《流入心?!啡欠N哀傷的美,完全歸功于貫穿始終的音樂主題,男女主人公都有古典音樂背景
"love"發(fā)生在這樣一對人的身上是都知道會是復(fù)雜的,但愛的本身是什么,是復(fù)雜嗎?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生處都渴望追求愛。
這部電影的過程都能看得懂,平淡無味的已婚男愛上年輕美麗的靈氣女孩。男主人公不是一個敢愛的人,他只是選擇逃走的方式來處理,這樣的方式是最經(jīng)不起考驗的,如果他真的愛上了這女孩,不是說我不想讓你走,這只能說明他骨子里并不由準(zhǔn)備好去愛,只是逃避沉悶的婚姻。男主人公可以先讓女孩離開,兩個人給彼此一段時間看看過了這段時間他對她的愛還依然存在嗎,如果已不像之前的那般了,說明他們之間不是愛只是一時的火花,那就簡單處理下自己跟這個女孩的關(guān)系并告訴她他對她的感受,繼續(xù)過著原來還是原先的家庭才是我該在的地方;如果是相反的,那男主人公就要好好的想想他對他身邊的妻子的愛的變得無味是因為這個女孩的出現(xiàn)而產(chǎn)生的還是早就有了,如果要追求愛就算將來沒有跟那個女孩在一起也不后悔,要是這樣也甘愿去追求的話,ok,那就跟老婆攤牌并且處理好對家庭的后期責(zé)任,那就去做吧,或許這才是真愛??傊非笳鎼鄄粫桓冻龃鷥r的
我非常喜歡一家人在一起選明信片的樣子。
也非常喜歡演出開始前,大提琴略有些緊張的樣子。
更喜歡大提琴演出時在同步發(fā)生其他事的樣子。
但我很不喜歡這樣的故事,它讓其他人顯得非常愚蠢。
但以上的種種不喜歡,也不能影響我為了這里面的全部音樂看這樣的故事。
另:六七年生人的大叔Guy Pearce是極帥的。
【生活似流水】過不去三觀的坎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6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