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這是童話,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這才是青春——微電影《男生日記》
一部短的過分的電影,關于北大,關于畢業(yè),關于一段分手。
“我不明白,為什么一個女孩會為一只貓的離去而哭一整個夏天”
“我不明白,為什么一個完美的舞者卻是個殘疾人”
“我不明白,為什么一輛好好的自行車要涂上那么絢麗的色彩”
……
所有的不明白,都關于她,所有的不明白的人和物,他用與他們的合影記錄了下來。消消放在了上飛機的女孩包中。
他們畢業(yè)即分手,不是對未來的惶恐。
“原來,你從來就沒懂過我”女孩失望地說。
一個理科男,一個文藝女。到底是誰不懂誰,應該是誰去懂誰?
當男生在女生最愛的梵高畫作《星空》前哭泣的時候,他沒有了為什么。也許那一刻他沒有看懂星空,但他看懂了,何必,為什么。
男生日記,一個理科男用文藝的方式記錄下畢業(yè)分手,短片結尾,男生和女生在《星空》下合影,是一個好的結局,但不是一個好的處理。
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這才是青春。
畢業(yè)季,有很多的方式,很多的故事,來表達即將的離去。
想到畢業(yè),就想到夕…
《男生日記》是2012年北京大學為紀念114周年校慶新拍的宣傳片,該片講訴了一名普通理工科男生何小冬,為了在畢業(yè)前送大學前女友江小夏最后一件禮物扛起相機先后與學校保安、未名湖、“仇人”《高等數(shù)學》、“星空”自行車、流浪貓的小墳等大學景象的合影,同時在在回溯與追尋過去戀愛的過程中獲得了心靈成長的故事。最終何小冬懂得了:”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那是童話,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這才是青春。“
脫離單身數(shù)月,但卻感受不到戀愛的感覺,也許有過感動,卻不完全是心動,就連最初的小鹿亂撞都以消失匿跡,也許這個話可以用來形容現(xiàn)在的我們。
今年我21歲,我正在經歷青春!??!
作為一個偶爾文藝的理科女,我貌似能理解這兩個人在別扭些什么;
作為一個痛失上段感情的人,我又不太能理解這兩個人在別扭些什么。
或許是我過于單純,總覺得兩個人若是互相深愛,那么所謂的價值觀,嗜好,欣賞的事物,巴拉巴拉...都應該不是問題吧。
不過話說回來,我不就是這么失戀的么。最初的驚艷產生的愛慕并不能維持很長時間,所謂感情,不過在日常一點一點的小分歧和小反感中消磨殆盡。
“對的人”是一個存在于臆想的意想,若不經過時間的檢驗,你又怎能確定她能承受住所有由于與你不同而產生的磨合,又怎能確定在磨合之后她還是你想要的。人總是在想,或許五年之前,或許十年之后,如果那時候遇見這個人,應該能牢牢地牽著手堅定地一直走吧。
傻瓜,構建于“如果”之上的假設,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就難堪質疑。不合適就是不合適,失去就是失去,何必要用假設來安慰自己。
青春之所以為青春,也許是因為人們能在這段時間里毫無顧忌的付出和收獲感情,因為不成熟而青澀地嘗試,也許還可以放肆地奮不顧身不計后果。在嘗試著漸漸擔…
是不是兩個人只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便可以這樣相安無事的執(zhí)手百年, 文藝女和理工男到底要如何走下去?
理工男和文藝女像鐵軌上兩條永遠無法交融的軌道,理工男無法理解文藝女的內心世界,無法真正的明白這樣情感細膩,內心豐富,充滿藝術氣質的女孩在思考什么,為什么會為一只貓的去世傷心整整一個夏季,也不會明白梵高的星空,不會理解大提琴的音樂魅力。
一個是在實驗室里整日與試驗儀器為伴的理工男,習慣理性思維方式,一個是對藝術有執(zhí)著的追求,喜愛藝術,習慣沉寂在自己的世界,習慣感性思維。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導致了理工男無法明白文藝女江小夏,文藝女江小夏所要求的也并不多,不過是一個能夠理解自己的人,僅此而已,這個人不必要優(yōu)秀的一塌糊涂,也不需要相貌如何出眾,只需要能夠真正的懂得自己在旁人眼里陰晴圓缺的心情并不是一種古怪,而是內心真實的寫照,不會將自己看成是一個別人眼里的另類,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明白自己,自己的藝術詮釋的內涵。
蔣英和錢學森的故事曾經一度讓我們信仰,文藝女和理工男是可以成就…
在同事的強烈推薦下,下載了男生日記,看完后我深刻體會到兩個字:裝B。我很想知道這部短片的受眾是哪些,是不是剛畢業(yè)或即將畢業(yè)的小盆友看了都比較有感觸,為什么有這么多人推薦我看?我挺懷疑我是不是下錯片子了……
全片唯一讓我覺得好玩的是,男生和仇人的合照:高等數(shù)學。唯一稱得上是總結性的一句: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幸福;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青春。但是……從這部片來說,男生和女生感情的開始和結束,跟時間沒有任何關系,兩個不活在地球上又這么矯情的藝術生,能在一起才怪。
我不覺得所有有梵高星空的作品都是藝術,也不覺得像林妹妹一樣埋葬只貓就有多感傷。我只能說,片子畫面攝影感挺強,作為一個學生導演,這個已經很不容易了。至于內容,我無力吐槽。
——淺析《男生日記》
男生日記,運用交叉蒙太奇的剪輯手法,在簡短的影片時間內,講述了一個內容豐富的愛情故事。而我認為,作為主人翁的理科男和藝術女,似乎他們的愛情又有特殊的含義。是觸,是男孩對女孩生活的觸,是一個普通人對藝術的觸。
這是一本有圖像的日記。從影片整體畫面上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由暗藍色,灰色等暗色調主導的與朦朧,大逆光主導的兩種畫面環(huán)境相穿插,相觸;理性與感性,回憶與現(xiàn)實,藝術與生活相穿插,相觸。同時
“男生日記”細膩的短片片 我們要經歷很多事,才能懂得一些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7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