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就是問題,這劇評是求答案的。不太清楚豆瓣的評分規(guī)則,發(fā)個劇評問下各位。
短評發(fā)表要加小組,沒太大加小組的興趣。以下就是湊字數的,看了短評和劇評才關心評分的事,簡單來說就是吃瓜。之前沒發(fā)過只是潛水在豆瓣找片,140字還是挺難湊的。
這片要是拍成《安家》里那個爭奪房產的劇情會有看頭吧。
包裝過的胡同京片,也不知道導演還是編劇有沒有在胡同里住過,特別是什剎海那片兒,有沒有去看看那邊現(xiàn)在住的都是什么群體,拉胡同游的蹬三輪兒的都是哪兒的人,還有就是北京人串門子尤其是給老家送點心匣子誰會買京八件?!反正我看就是從一開頭就得開始吐槽。從小胡同里長起來的人,真的看不下去,外地朋友看著親切或者覺得京味濃,可能因為他們來北京去的都是現(xiàn)在在我們眼里不再有北京氣息那些地兒,就好像那老外說的南鑼鼓巷,煙袋斜街,什剎海什么的,對于我們來說已經不是小時候的北京的樣子了
別的什么都能忍了,但是住在四合院的“樸實”老北京人設,真是太脫離現(xiàn)實了。就算住四合院,也不用家具鐘表都是復古的吧,老爺子出鏡的時候,身后的坐鐘真的……
飯店80萬轉手費,一家人湊不齊。老人家還是名廚,棺材本就20萬。
看劇情前面飯店收的那么順,感覺后面會出問題,雖然不知道為什么會虧錢,就想問問:明知道前老板賭博欠錢,黑社會隔三差五來抓人,這都敢惹?黑社會是講理的嗎。
第一個,老爺子為了讓孩子繼承自己的廚藝,把兒子從重點高中轉到廚師職高,七歲開始學,漏一次就挨打。孩子不是父母實現(xiàn)想法的渠道,他先是自己才是別人的孩子。想得卻不可得你耐人生何,世間不是你想怎么樣就能得到的,所以這一點讓人有點討厭。
第二點,老大的前妻,不是說歧視還是什么,她都已經二婚了,對方過世,又找前夫,有點太不地道了吧。這就好比前男友和別人結婚了,結果又離婚找之前的女友,對于前女友而言,感覺很膈應。老大明明可以找其他人啊。
但是演員班底還是挺好的,就是有些地方看著讓人膈應。
關曉彤長的真寒磣,真給北京丫頭丟人,而且胡同氣咄咄逼人,還完全不同于東西城胡同的大氣,而是天橋永定門一帶的窮氣,演技也尷尬的走火入魔,一到她的劇情,直接快進~
到底還差多少字啊?到底還差多少字?。康降走€差多少字???到底還差多少字???到底還差多少字???到底還差多少字啊?到底還差多少字啊?
色:光景畫面舒服清新、北京好像都不是霧霾城市了 配樂也充滿了中國特色樂器的聲音,都想去什剎海玩兒了。
香:做飯的過程就是簡略版的舌尖吧,劇情圍繞著一個什剎海旁邊的四合院(沒法不羨慕)一家三代展開,劇情合理、內容貼近生活、節(jié)奏合理。
味:外地人的我看了都覺得有股北京味,北京話、北京景、科普北京吃的名館名店、北京人看不上外地打工妹、老北京的胡同。胡同里那些發(fā)小摸爬滾打大了后還混一片,能相互調侃能相互說壞話收拾打架但是關鍵時候也是兄弟。
什剎海:蠻生活化的故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