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喜歡在豆瓣寫影評,但是,這次忍不住來吐口水。
我不反對游走邊緣的風(fēng)格和語言,但是無論怎樣,它是一部電影,剪刀不能亂剪啊——我懷疑還有一個常態(tài)剪輯的版本。
一鍋精心熬制的湯,最怕太自我的廚師,隨性加減,還沒上桌,已經(jīng)泄了。
華麗的熱帶叢林,要怎么散亂的敘事都可以,但是形散神也散的東西——就象一個人再怎么美麗,但是兩只眼睛不聚焦,斗雞眼或者單側(cè)斜眼,你會愿意去捧她不?
一直認(rèn)為每個演員有自己的能量,遇上一部好戲就加能量,遇上爛戲就耗能。
看看小田在東京鐵塔里那個孝而不順的乖樣子,看看陳昭榮在飲食男女里演年輕的爸爸,特別是老戲骨黃秋生,什么戲都打不垮他,但是這次卻被抽了神髓。
真是苦了你們。
余力為有些心急,什么味道都想往里加。
學(xué)學(xué)王家衛(wèi)吧,人家初初拍旺角卡門時,雖然有些生澀,但是卻是值得尊敬的——知道抓干凈的鏡頭,緊緊捍衛(wèi)唯美暴力原則。
其實,如果投資方還有多的銀子,重新深入補拍父子關(guān)系,重新剪過,一定更對得起“電影”二字。
面對這么多差評,我一度動搖觀片的決心。但看到那些構(gòu)圖極美又充滿南美獵奇的劇照,還是決定下載來看。
影片的攝影的確很棒,運用鏡子、積水、酒瓶,打光都很好,黃奕在酒吧里安慰頹廢的小田那一段,恍若很拉風(fēng)的軒尼詩廣告。導(dǎo)演浸淫香港時尚界多年,我想賈樟柯的時尚之路也與其不無關(guān)系。。。
劇情上有多條分支,打醬油的黃奕、用蛋清玩性游戲的舞娘、忠誠的南美棕人,都只是小田迷茫人場的成分。他對舞娘的鐘情,對繼母的畸戀,也不過是漸入狂亂的坡段。至于那枚臺灣先生和喜歡對鱷魚打炮的老帕,充其是個敵人,卻無法占領(lǐng)小田的內(nèi)心。
最讓觀眾不解的是野良之自殺,和最后關(guān)于劫數(shù)的字幕。父子之間存在哪些情劫呢?野良就是殺害小田母親的兇手!!!那個在叢林里躲避子彈的男孩就是小田!不過照理一個能跑能跳的日裔小崽,不會把殺母仇人忘得一干二凈,后來還把他當(dāng)成父親來孝敬吧?如果加上一個極度刺激造成失憶的解釋,可能就說得通。野良面臨人生低谷時在自家花園郁郁蔥蔥的熱帶植物中從迷失到恐懼,從恐懼再到充滿攻擊性,就是因為這些熱帶植物將他帶回那血…
一部片子,請了幾個大牌,就是成功的一半,再起了個好名字,就是成功了一半的一半了。站在這么高的起點,一般能死火的影片并不多。《蕩寇》很神奇的就死火了。同樣性質(zhì)死火的可以參照《無極》。
因為小田切,我生拉硬吞才看完這部電影。請到黃秋生和小田切還能導(dǎo)出這樣的片子,余導(dǎo)就休怪別人說你莫裝X,裝X遭雷劈了。
蕩又不夠蕩,寇又不夠寇。。。
標(biāo)榜是處女的舞娘,看似好斗事實上軟了吧唧的倒?fàn)?。底層又不夠底層,鮮明不夠鮮明,沖突不夠沖突。小田切的中文配音更是讓我無數(shù)次有一股酸水涌上喉頭的沖動。
臺灣本土劇小生出演我沒什么意見,但是也稍微請個有氣勢點的人來演這個角色吧。拿出個A貨運動鞋甩在桌上,真以為自己是走鬼啊。即使是走鬼,也要有走鬼的氣質(zhì),國際化的走鬼也要有國際化的范兒!
黃秋生也是毀的不輕的。他居然都能演的沒啥存在感,這在他其他出演的片子里,幾乎是沒有的。莫名其妙被抓,莫名其妙被殺,莫名其妙被做成主線簽電影居然還是邊簽邊斷。。。導(dǎo)演你還真當(dāng)他是文泰來咩~
至于黃奕,就讓我忘了她吧。有沒有她真的沒差。雖然也沒多余…
還是干攝影吧——《蕩寇》觀影手記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80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