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七哥的視頻切片,突然弄明白了為什么電影《閃靈》為什么地位與評價如此之高。
這部電影里印第安人的元素濃度非常高,幾乎處處都有印第安人的文化符號。
畢竟美國人現(xiàn)在站立的地方,是他們靠血腥屠殺和暴力鎮(zhèn)壓得來的。
他們對于自己的歷史,是有愧疚與后怕的。
他們這么得來的土地,別人要是這么再去掠奪他們的話,他們也沒什么話可說。
而且這么多年來,他們一直都是崇尚叢林法則,崇尚武力,看誰不順眼就打誰,隨便編個理由就可以轟炸別的國家,把人家打個稀巴爛。
一般國家修防線
A little slow and messy, Room 237 offers mind blowing theories about Kubrick's rendition of The Shining. Perhaps some theories are a little far-fetched, but most of them make too much sense to be ignored. It does open new ways of looking at the film for me as I was disappointed by the deviations from the book. Now I understand it is the very intent to deviate, and can't wait to watch the film again in completely different lenses.
從頭到尾都看不見受訪者的面孔,只能聽見一個接一個影迷和影評人的聲音,但又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影評論音軌,因?yàn)檫@部記錄片竟有自己原創(chuàng)的配樂!大部分的畫面都剪輯自庫布里克的《閃靈》和其他經(jīng)典作品如《2001太空漫游》《發(fā)條橙》《巴里林登》等。而最為有趣的是導(dǎo)演竟不時將這些“素材”配上評論員的自身經(jīng)歷,一種反客為主的感覺油然而生,滑稽的效果立桿見影。還有多次反復(fù)出現(xiàn)在電影院觀看的觀眾畫面也做得相當(dāng)有心思,分明就是從不知哪部老片里剪出來的場景,配上評論員親身的回憶描述,煞有介事的畫面讓我不禁莞爾。明明是在評論解說一部經(jīng)典的恐怖片啊,怎么會泄露出如此喜劇的氣氛呢?當(dāng)后半段那個登月計(jì)劃出來的時候,我似乎有點(diǎn)頭緒了。
這壓根就不是一部什么嚴(yán)肅的電影分析,完全是一些影癡、細(xì)節(jié)狂和陰謀論者大顯身手的競技場。但他們評論時的專家語氣和專注態(tài)度卻又不能不令我佩服萬分!所有蛛絲馬跡都逐一搬出來詳盡分析,有問題的場景采用不斷重放、N倍慢鏡播放,甚至前后正放加倒放的策略,令這部恐怖片的“深層”含義不知不覺浮出水面。
我不…
這樣過度解讀真的是很私人的,不過很佩服那幾個能從文化、歷史、心理、神秘、數(shù)字、推理等方面分析的影迷。所以很難去評價這部影片,不過不少細(xì)節(jié)還是有說服力的。
而追究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的初衷,我倒是比較同意其中一位分析者的說法?!拔覀兠鎸Φ氖且粋€智商200的人,他掌握了整個電影景觀。他在完成《巴里·林登》后厭倦了,《巴里·林登》是一部無聊的電影。他開始做一種新類型的電影,一種從未被做過的電影,一部由一個感到厭煩的天才做出來的電影,它完完全全的清空了過往在電影制作上能夠做的一切?!?br>
5.25更新
首先更正一個錯誤,庫布里克確實(shí)喜歡呆在剪輯室里進(jìn)行剪輯。
在看完一些有價值的關(guān)于庫布里克的紀(jì)錄片后,我的判斷得到了大部分的驗(yàn)證。這幾位影評人出的這個“紀(jì)錄片”基本上全是在扯淡。這倒也提醒了我不是所有的“紀(jì)錄片”都值得看。陰謀論和符號學(xué)真的是對電影視覺語言的侮辱。特別是看到紀(jì)錄片 我曾侍候過庫布里克 里庫布里克的全能助手提及此“紀(jì)錄片”(指 第237號房間)時的態(tài)度,和對各種陰謀論的打臉,就知道這“紀(jì)錄片”是真的垃圾了。
說回閃靈。
第237號房間:Room 237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8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