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什么時候看歷史題材的電影,總有種崇敬的心態(tài),會揪心、難過、惋惜甚至熱淚盈眶。且不論網(wǎng)上關于此片道具等方面的批評(道具是有點不合歷史,還有在英國皇家海軍學校的宴會上,給位學院在音樂伴奏下擺出各種pose是有點雷人。。。。),我認為這部電影還是很好看的,也許是因為這是在毛概課上觀看的吧。看電影時一直在思考中國戰(zhàn)敗的原因,從細節(jié)處也得到一些解答。首先從中日兩國的統(tǒng)治者來看,日本天皇以身作則勵精圖治野心勃勃,為了加大軍費支出帶頭交出自己供奉的一半,戰(zhàn)爭緊張時甚至只吃一餐飯。而同治皇帝雖有一顆救國之心,卻苦于無實權。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干預朝政,為了自己的60大壽挪用軍費致使軍中無流彈,沒有武器的軍帶該如何保衛(wèi)國家。(每次看到慈溪看戲眉開眼笑的就來氣,中國的前途竟毀在一個女人的和手上)日本多次挑釁,慈禧太后卻一直堅持不能先動武,怕讓小日本得了理,都國難當頭了,還顧忌“以和為貴”的思想簡直就是自尋死路。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清朝應該已經(jīng)見識過西方的船堅炮利
早都知道這部影片,沒注意什么時候上的院線。突然今天就在電影頻道看到了它。據(jù)說海研會為這部電影提供了不少幫助,比如船模,比如圖紙。應該看到,相對于20年前那部以鞍山級驅(qū)逐艦為主角的《北洋水師》電視劇,本片在船型制作上還算有了突出進步,起碼有一艘復原艦可供1:1拍攝,中日雙方主要軍艦的模型也相當準確了,雖然鞍山級仍然沒有從甲午海戰(zhàn)中退役,但是鏡頭少了不少……
本片一大優(yōu)點是有一點傳統(tǒng)的史詩片的感覺,從船政學堂到北洋水師滅亡,交代的尚算是全乎,談不上全面。但僅僅是感覺,具體到人物塑造上,還是有點臉譜化,而且本片似乎沒有對方伯謙做更多的控訴。難道平反派有影響?回到人物,主演請明星我覺得是要分影片類型的,這種歷史題材真的不適合明星出演,特別是呂麗萍兩口子,看著那個別扭啊。而且演伊藤博文那個好像就是10年前走向共和中的伊藤博文吧,合著日本演員都是專業(yè)戶是吧?
缺點還是很多的,一個是船模水平有待提高,這個可能和成本有關,反正有很多鏡頭可以看到船模的桅桿或者上層建筑在顫悠……
另一個就是馮導的老毛病
甲午大海戰(zhàn)。沒說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還有鄧世昌的狗名字叫“太陽”?不曉得寓意何在。但是僅僅一個電影能反映什么?中國政府再釣魚島事件又會怎么呢?日本不宣而戰(zhàn)這是他們的特長。諷刺的日本也太?怎么沒說現(xiàn)在中國呢?最后信中的那幾句話,是不是也很符合現(xiàn)在的政府?(尤達人和念心的那丫是一個演員,擦)結尾士兵求回家?還是那些官員要撤離?歷史值得考證。日本討論假設中國團結了?拍攝的電影有意思嗎?現(xiàn)在的政府不封建嗎?
我們學校有個叫做第二課堂學分的東西,具體認證方式和有關分數(shù)獲取方式是由學校全全規(guī)定。我們不明細則,院里會告訴我們詢問有關部門,具體是哪個部門我們就真的不知道了。
這個第二課堂有一種得分方式就是看電影,學理論。于是今天晚上有幸欣賞到了這樣一部類型片。于是發(fā)現(xiàn)在這部電影里,內(nèi)涵似乎還是能編出來一點的。
1.作為出國黨之一,這部電影深刻地揭示了公費出國都得死的這一明顯事實!
2.片中多次強調(diào)海戰(zhàn)的重要性,反觀目前國內(nèi)外形式以及海戰(zhàn)的必要性,可見其中內(nèi)涵。
3.為什么不打海戰(zhàn)?片中用日本人的口吻說得很明白,實力不足??傆X得讓夏雨扮演日本人有點屈,但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導演還是有深思的。
4.片中當時中國的戰(zhàn)艦致遠等兩艘,顯然暗指中國現(xiàn)在海軍的航母,而從戰(zhàn)艦還不是先進水平更能得以體現(xiàn)
5.片中第一次提到釣魚島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主人公說的話,“這可能是中國軍艦最后一次如此接近釣魚島了
6.魚雷船的幾次未命中目標也似乎暗含著不中的深意。
7.450米的距離,船開了二十分鐘,足以見得中國的船也是縮水的!
暫時說到這吧。。
標題坑爹了,不是說電影本身,而是豆瓣的差評。親我知道你考據(jù)的心,知道你對各種悲催的“原則性錯誤”的不滿,可是當時吸引你去看這部沒宣傳沒推薦沒口碑的三無電影的,到底是什么?是它眾星云集?是它精致唯美?是它對歷史還原度最高可以讓你把書本畫面化?喔親,如果不是,為嘛我感受到的不是你對精湛演技的關注,對表達手法的認同,和對滿腹熱血胎死腹中的感慨和延伸的思考?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部這樣默默無聞低調(diào)到讓人詫異的電影,如果不是有一個獎項作為勉強的備注,甚至真的拿不出什么來炫耀的東西。本是抱著認同的狀態(tài)而來,就請理智地分析主要的東西,真正觸動你的東西吧。在這樣一個浮躁的世界里,冷靜的頭腦何其不易,對導演不熟悉,看到編導后期到導演都是他一個,幾乎可以想象一個舉步維艱的電影人狼狽而倔強的身影。他為的是表達些什么,你們真的不懂么?認真拍的人和認真看的人真的不多了,連愿意坐下來浪費寶貴時間金錢去看這樣一種主題的電影的你們,都再要打壓,我只能說,送你兩張畫皮2.,出門左轉(zhuǎn)好走不送。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zhàn)》留一些反思的念想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