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這部劇經典,下了好久的電影版,今天翻出來看。
不好評說的一部電影。
這是三出戲混雜在一起的一部劇。劇中兩部,這部劇本身又是一部。
《暗戀》這出劇很好理解。就是描述兩岸四十多年未見的一對情侶的痛苦經歷。展現一代人的生活悲劇。
《桃花源》我就沒太理解。超現實主義?通過桃花源這個地方,來諷刺現實世界的種種丑陋現象?好像又不僅僅這么簡單。
《暗戀桃花源》這出戲本身就更難理解了。片中出現多次的神秘女人,最后并肩而出的兩個女人,還有神秘男子,都代表了什么?賴聲川還想展現臺灣劇場的真實現狀,劇場工作人員的不負責任?
總體來說,我是沒看懂。
演員表演自然很棒,都是演舞臺劇出身,演電影自然不在話下。
看演職員表,發(fā)現現在很多有名的攝制人員都參與了這部電影,比如杜可風、杜篤之、張叔平。
這樣深奧的電影,需要多看幾遍。
2010-08-27
暗戀桃花源.Peach.Blossom.Land.1993.D9.2Audio.HALFCD-TLF
無論將來會發(fā)生什么
也許明天 我會無數次的變成另外一個人
也許我會平步青云或者潦倒一生
也許我會人云亦云 做著相同的事情
甚至忘掉我的理想 我的高尚
但我決定 絕不忘記你
—— 題記
2006年的兩大期待
終于都在2007年的頭上畫下了句點
是結束,也是開始吧
去看了暗戀桃花源
事先并沒看到劇本
只是因為演員陣容我恰巧都很喜歡
膚淺的開頭
傷城也是一樣
昨晚看得很興奮
也很開心
趕上何老師北京的最后一場
緣分那緣分
看完戲坐在座位上沒動
(因為這個沒能趕上末班)
突然覺得這原來是個大悲劇阿
畢竟在大時代的背景下
人
就只有樓上最后一排的觀眾那么小。。。
我一直喜歡的何老師
聽說很不錯的喻恩泰
看著就覺得樂的傻大姐娜
看戲的兩個小時里是喜歡桃花源的
他們的感情糾結
他們的吵鬧喧囂
他們的一驚一乍
他們的搖身一變
每當舞臺腔的云之凡和江濱柳開始蕩秋千
或是江太太開始操起臺灣腔
心里就會有個小聲音冒出來呼喚桃花源
原以為我會比較喜歡文藝的暗戀
畢竟那是黃磊和袁泉阿
其實我會突然決定去看《暗戀桃花源》很大程度是因為最近在看《賴聲川的創(chuàng)意學》
他寫了這本書卻又說創(chuàng)意是學不來的
我天生愚笨有沒創(chuàng)意的很,看書看得又不夠透徹
所以決定去看看現場演出
是昨天在首都劇場看的,票是別人轉讓的
在二樓第一排的正中間,位置還蠻好的,起碼看得清楚
故事是早就知道的故事,也就沒什么新奇了
由于最近對呂秀才格外有好感,所以每次他出場我都格外興奮
我一直不喜歡袁泉,不管是對她的長相還是對她被媒體稱贊的演技
尤其是扮老年的時候,總給人感覺力不從心
不知道是宣傳的時候夸大了還是我太鐵石心腸不解風情了
《暗戀》的那個老套的可以的故事實在是無法勾起我的眼淚
倒是《桃花源》中夸張的表揚幾次讓我哈哈大笑
說實話我很不喜歡《暗戀》的那個故事
尤其是云之凡
其實我倒是很想看看林青霞版本的云之凡
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至少袁泉的這個“活在現代”的云之凡給我的感覺的確是一朵山茶花,塑料假花
美則美矣,也夠清純
但是沒有生命,至少,沒有引人入勝的地方
如果說江彬柳的癡情還能讓我感動的話
完整的悲劇:
暗戀是一出現代悲劇。一對青年男女江濱柳和云之凡兩個人在戰(zhàn)亂的上海相遇,但又因戰(zhàn)爭的關系而離散。兩人雖不約而同地逃到了臺灣,卻都不知道對方也到了臺灣。40年過去,江濱柳快病終了。他就在報紙上刊登了廣告尋找他的夢——云之凡。
桃花源是一出古裝喜劇。戲中的武陵人老陶不育,而妻子又跟藥店的袁老板私通。老陶在極度灰心下就往上游溯河而上,在那里發(fā)現一個如夢的桃花源。但是當他要回來接他老婆春花時,才發(fā)現原來春花和袁老板又跌到現實的怨懟之中,因此他又傷心離去。
在我看來暗戀并非一個實質的悲劇,它只是一個悲劇的骨架,它能讓人看到一個悲劇的輪廓,但是沒有血肉,自然難以體會到悲的情感。而桃花源只是表面上的喜劇,實際上整出劇中都彌漫著悲的氣氛,甚至,可以認為桃花源是一部情節(jié)性很強的非常豐滿的悲劇,只是因為它過于豐滿,如果只看桃花源,你可能會把注意力放到滑稽的情節(jié)上,而不能留意表象之下深切的悲。正如劇中暗戀導演對袁老板說看他的喜劇好痛心,而袁老板也對暗戀導演說看他的悲劇很想笑
【暗戀桃花源】1992年,暗戀·桃花源 北京劇場版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