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很普通,偶爾也有點快樂,如果沒有遇見你,不知道更好是怎樣,也就不會覺得現(xiàn)在有多不好。
遇見你了,心理有了個念想,日子有了奔頭,渾渾噩噩的青春,因為你,想認真對待了。其實只是想認真對待你。
認識了,開心,看見你心里就樂開了花,日子真有奔頭,能看見你就有。
一個青春期的少年,遇見了一個點亮他青春期的女生,這樣的一個故事。
它的魅力在于,這不是一個青春故事,它是現(xiàn)實與青春的結(jié)合體。牛魔王出意外了,倒雞和他關(guān)系不好,所以不讓廠里出車,路小路拼了老命蹬車去醫(yī)院
這很像是一部致敬賈樟柯的作品,無論是時代背景,敘事風(fēng)格,還是傳達的現(xiàn)實主義主題,都或多或少帶有賈樟柯的影子,就連選角都是賈導(dǎo)用過的董子健(山河故人)和李夢(天注定)。
九十年代中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搖滾盛世,改革浪潮,下崗分流,在職函授,幾乎每一天都在更新著人們對眼前生活的認知,堪稱和平年代下的人心大地震。所以,地震是個關(guān)鍵詞,人能經(jīng)得住幾次地震的考驗,在等待每一次預(yù)感的地震以前,人能夠做什么才能緩解內(nèi)心的恐懼和不安。
答案很顯然是電影要傳達的
記得去年剛到這座城工作的時候,整個人的內(nèi)心都是荒蕪空洞的,對生活沒有任何目標(biāo),每天都是一副混日子的狀態(tài) 。店長在某次每日例會上說“人窮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內(nèi)心的懶惰,更怕思想的懶惰。思想決定一個人該怎樣面對現(xiàn)狀,過著怎樣的將來……所以,我奉勸在場的各位年輕人,年輕不是你們揮霍的資本,該努力的時候努力,該玩的時候玩,這才是對青春負責(zé)。”
人生是一條未知的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是幸運還是不幸,是歡喜還是悲哀,是快樂還是傷心……
上個世紀(jì)90年代的戴城,路小路是糖精廠青工。高考失利后一心想成為售貨員,卻又陰差陽錯地進入糖精廠成為一名工人。糾結(jié)與矛盾的集合體,表面張揚狂放,其實內(nèi)心單純善良。一方面青蔥沖動,受荷爾蒙支配,有些無所畏懼,另一方面對待感情及未知世界又懦弱、膽怯。,不知道未來和生活目標(biāo)在哪里。跟著一個叫“牛魔王”臨近退休的老的師傅混,沒學(xué)會半點技術(shù)。在鉗工班,除了擰螺絲之外什么都不會。在電工班,也只會換燈泡。除此之外,他還喜歡遲到、打架、翻工廠的院墻
董子健的表演不錯,但整部片子真心不敢恭維。女主刻意端著個女神范兒,但最終演成了心機婊。不知道為什么有人說她和陽光燦爛里面的寧靜很像。難道是沒看清她臉上的痘痘和故作冷酷實則哀怨的表情?!片子的節(jié)奏很散亂,碎片化得厲害。有表現(xiàn)時代特征的企圖,但又用很多不合時宜的做作的看似好笑的情節(jié)讓人不斷出戲,以為是反映當(dāng)下鄉(xiāng)鎮(zhèn)的作品。整體一句話,導(dǎo)演和編劇還太嫩。
1990年代的小城女神
詩/碎歲
因為夢里有你
我用一年時間做一個夢
然后我醒來
用一生時間嘗試回到夢里
煙囪是傾斜的,車間是漂浮的
壓力表針的抖動有點過快
下班路上,我把自行車騎到飛起
我的心跳也有點過快
屬于新人的高樓蓋起來了
屬于舊人的矮房鏟平了
脫韁狂奔的時光前
曾有我們螳臂當(dāng)車的青春
你穿著白裙子從夏天走過
你的芳香是沒有出口的迷宮
“少年巴比倫”引人入勝!那些青春年少的歲月啊~
轉(zhuǎn)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