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挺喜歡這部片子的風格的。這部片子是以美國詩人艾米莉的生活為藍圖拍攝的(也就是艾米莉的自傳啦~)。和普通的自傳一樣,片子記錄了主角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到晚年隱居這一段漫長歲月的生活,但是又與其他的自傳大為不同,我所看過的自傳體的電影也好,小說也好,主角的一生都是轟轟烈烈的,但這部電影不同,女主這一生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寧靜,可以說,這部片子是自傳體電影中的一股清流吧~ 推薦大家看一下( ̄▽ ̄)個人覺得這部片子算是一部“冷門佳作”了!
不知道影片呈現(xiàn)出來的內容是否百分百符合艾米莉?狄金斯本人,但片里女主角那些反抗壓迫,反對不公平,追求和平,追求自我,從容的面對生老病死,無論女主據(jù)理力爭時平靜的樣子或激昂的樣子或暫時的妥協(xié)時,抑揚頓挫雖晦澀但拍得很細致很好。
女主始終都在堅持自己的內心世界,她的追求與她當下的社會是有相當大的矛盾的,周圍的很多人在時間的侵蝕下妥協(xié),變質變壞,這些人的變化對她的打擊不可謂不大,她的挽留與質問仿佛變得可笑,但是她會慢慢的跟過去告別過好新的每一天
這個電影很適合用來自我反思。我想我對迪金森是“敬畏”的,敬的是她高尚的靈魂,畏的是她充滿肅穆性的莊嚴而單調的生活,也許只有這樣高貴的品質才能寫出那些觸及靈魂的詩歌。只是我想迪金森其人一眼望去首先看到的應是她那孤傲的骨骼而不是帶有體溫的血肉,而她的詩歌雖然沒有讀很多,也應該大多是透著涼氣而使人自省的。我敬畏她,且出于所學專業(yè)的緣故或許曾經(jīng)還很向往成為她,但現(xiàn)在看來這種“不食人間煙火”讓我覺得很可怖,圣人是屬于上帝的,他們散落在人間又怎會快樂,因此他們大多苛求而又刻薄
影片展現(xiàn)美國傳奇詩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一生
影片一開始便是老師讓即將畢業(yè)的女學生在“上帝”和自我之間做選擇,和所有的同學不同,艾米莉獨自選擇了自己,同時也選擇了孤獨,她像一個與世俗抗爭的斗士,鋒芒畢露:“我根本就沒有被喚醒,又怎么去懺悔呢?”一出場就預示著她此生的叛逆與獨立。
艾米莉的父親是鎮(zhèn)上最權威的律師,姑媽是一位詩人,但無論是在劇院聽音樂會還是在家里談論詩歌,艾米莉都沒有附和長輩的觀點。她由衷地贊賞歌劇女演員的藝術天賦
喜歡寧靜的熱情這個名字。
熱情讓人想起火,“火靜而朗”,安靜燃燒的火,滌蕩了所有紛繁,熔化了所有疲憊,有一種氣韻充實、郁穆明亮的通透。
寧靜總是好的,心地寧靜了,才會因空生靈,對存在有覺察,因而活得綿密且富有。當然,正如朱光潛說過的,這里的靜,是“心界的空靈,不是物界的沉寂”。否則,王陽明早就說過,“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币虼?,雖靜能生慧,要知這靜是有生機的、有靈氣的。
艾米麗狄金森自輟學后便向父親請求,夜間起床寫詩。夜是黑暗的、寧靜的,艾米麗心中的火
寧靜的熱情:令人感動!詩歌是我對包圍我們所有人永恒的致敬!
轉載請注明網(wǎng)址: http://www.cslcr.org/archives/id-18481.html